平生恨不识遵道,忽见此图如梦间。
安得羲之九泉底,枯林风雨似初还。
题李蓟丘画松
平生恨不识遵道,忽见此图如梦间。
安得羲之九泉底,枯林风雨似初还。
注释:
平生:指平生中未曾见过,未曾认识。
恨不识遵道:恨自己没有遇见过遵道这样的高人。
忽见此图如梦间:忽然看到这幅画好像做了一场梦一样。
羲之:东晋书法家王羲之,这里代指书法大家。
九泉:人死之后在地底下的墓穴。
枯林风雨似初还:仿佛看到枯木上又飘起风雨来了一样。
赏析:
这是一首题画诗,作者对画家李唐的赞赏之情溢于言表。全诗四句,前两句写诗人对李唐画艺的赞赏之情,后两句写诗人的想象,最后以“枯林风雨”收尾,使画面生动起来。
“平生恨不识遵道,忽见此图如梦间。”诗人说自己平素很恨自己没有遇到像王遵道这样的人,而今天却看到了他的作品《松石渔隐图》,如同做了一个梦一般。这一句是说诗人对于王遵道的崇敬。王遵道,即王诜,字遵道,北宋著名书法家、画家,擅画山水,尤工墨竹。
“安得羲之九泉底,枯林风雨似初还。”这句表达了诗人对王诜的敬仰和喜爱之情。诗人想得到王遵道这位高士的真髓,希望他的精神永存,就像他在九泉之下一样,让那枯萎的树林中再次飘起风来雨去,重现他的画卷。
整首诗语言优美,意境深远,既展现了王遵道的画艺,也表达了诗人的敬仰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