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有将军万叠青,换得琅玕半窗绿。
月明恐有凤来栖,日暮何妨云借宿。
清时海宇无烽烟,五风十雨歌丰年。
看山爱竹了公事,焚香挂画似神仙。
城头漏箭催更鼓,将军夜寝元戎府。
怪底云山光满林,床头斜挂三珠虎。
【注释】
①将军:指山。
②琅玕(láng gān):一种美玉。
③凤栖:凤凰栖息,喻为高才或名士。
④五风十雨:指丰年之象。
⑤看山爱竹:意谓喜爱山中之竹,借以表示自己喜爱隐居山林生活的愿望。
⑥元戎府:将军的府署。
⑦床头斜挂三珠虎:形容枕头上的装饰物。珠虎,即珍珠做的虎形坠饰。
【赏析】
此诗题云:“题云山图”。作者用七律形式,对画中所描绘的景色和画面上所表现的景象进行了形象、生动的艺术概括与描绘。全诗语言优美,意境高妙,是诗人对山水之美有感而发的作品。
首联“我有将军万叠青,换得琅玕半窗绿。”起笔不凡,写诗人把“万叠青”的将军山当作“琅玕”一样珍视。“将军”一词暗指山之雄壮。“万叠”极言其多,表明了诗人对山景的热爱和崇敬之情。“换”字写出了诗人得到这山后的喜悦心情,仿佛得到了一块珍贵的宝物。“琅玕”,一种美玉,这里用来比喻山峰。“半窗绿”说明山虽大但并不高耸,而是近在眼前。“绿”字写出了山的颜色。“换”字写出了诗人得到这山后的欣喜之情。
颔联“月明恐有凤来栖,日暮何妨云借宿。”“凤”和“云”都是诗人对自然景物的想象,富有诗意。“月明”与“日暮”相照应,突出了时间的推移。尾句用典,“借宿”暗含“借居”之意,表达了诗人对隐逸生活的向往。
颈联“清时海宇无烽烟,五风十雨歌丰年。”诗人用“清时”和“海宇无烽烟”来表达对和平时代的渴望。接着用“五风十雨”和“歌丰年”来形容国泰民安、丰收景象的美好。
尾联“看山爱竹了公事,焚香挂画似神仙。”“看山爱竹”是诗人对自然的喜爱,也是对人生境界的一种追求。“焚香挂画”则表现出诗人对艺术的热爱,以及对超脱俗世的生活状态的向往。
整首诗语言优美,意境高远,充满了浓厚的文化氛围。诗人通过细腻的描写和丰富的想象,表达了自己对自然美景的热爱和对理想生活的向往,同时也反映了当时社会的现状和人们的思想情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