源公作诗可怜生,亦有谡谡山林声。
见说丰姿委缣素,霜颊黛顶照人明。
注释:源公作诗时,瑞上人显得可怜;他的声音也像山林中清脆的溪流。听说他的风采非常出众,白皙的面颊和黑亮的头顶照人如镜。
赏析:这首诗描绘了一位文人雅士的形象,展现了他的才华与风度。诗人通过对源公作诗时的情景描写,表达了对这位文人的赞赏之情。同时,也反映了当时文人墨客之间的交流与互动。
源公作诗可怜生,亦有谡谡山林声。
见说丰姿委缣素,霜颊黛顶照人明。
注释:源公作诗时,瑞上人显得可怜;他的声音也像山林中清脆的溪流。听说他的风采非常出众,白皙的面颊和黑亮的头顶照人如镜。
赏析:这首诗描绘了一位文人雅士的形象,展现了他的才华与风度。诗人通过对源公作诗时的情景描写,表达了对这位文人的赞赏之情。同时,也反映了当时文人墨客之间的交流与互动。
更有邻墙全处士,醉吟能泛百杯宽。 注释1:这句诗通过描写一个饮酒吟诗的全处士形象,展示了他豪放不羁的性格和生活态度。全处士即指全真道的修行者,他们追求的是精神上的自由与超脱。在古代中国,饮酒吟诗往往被视为一种文化娱乐活动,而全处士的行为则体现了他对这种生活的热爱与享受。 赏析2:诗人戴表元通过对全处士饮酒吟诗的描述,巧妙地将个人的情感融入到对人物性格的刻画之中
解析 这首诗通过描述一个场景,表达了诗人对友情、命运和人生选择的深刻思考。下面逐句进行详细解读: 第一部分:青天碎浮云,飘落随长风。 - 注释:描绘了一幅壮丽的自然景象,天空中的浮云被风吹散。 - 赏析:此句通过自然景观的描绘,引出诗人内心的感受与思绪。 第二部分:当年江海心,聚散岂谓同。 - 注释:表达了诗人对于友情的看法,认为朋友之间的相聚与分别,本无相同之处。 - 赏析
《九日与儿辈游中溪》是唐代诗人杜甫创作的一首七言律诗。此诗写于大历元年(766)九月九日,诗人在夔府作客期间。 悠悠循涧行,磊磊据石坐。 林垂短长云,山缀丹碧颗。 蓼花最无数,照水娇娿娜。 何知是节序,风日自清妥。 群童竞时新,藕果间蔬蓏。 欣然为之醉,乌帽危不堕。 此日山中怀,孟翁不如我。 注释: 1. 悠然地沿着山涧行走,坐在巨石上。 2. 树林下飘浮着长短不一的白云
注释: 六月十三日寿陈子徽太博十首,以无官一身轻,有子万事足为韵。 朝游剡山巅,暮戏剡山足。 英英丹霞洞,不受尘土辱。 飞仙复何许,诸子如立鹄。 酌君沧浪泉,和君紫芝曲。 赏析: 这首诗是宋代文学家苏轼的《寿陈子徽太博》。这首诗的主要内容是诗人为陈子徽庆祝生日,表达了诗人对陈子徽的美好祝愿。 诗的开头两句“朝游剡山巅,暮戏剡山足。”描绘了诗人早晨在山顶游玩,夜晚在山下嬉戏的场景
八月十五夜,雨中微有月色。 注释:这个诗是在描述一个中秋之夜,尽管下着大雨,但月光仍然隐约可见。 雨色今夜别,映门白鲜鲜。 注释:雨水的颜色和天空的夜色形成对比,使月光显得更为明亮。 隃知万古月,自在最高天。 注释:月亮自古以来就存在,它自由地存在于高空中。 天高无阴晴,月亦无亏圆。 注释:天空很高,没有云彩遮挡,所以月亮看起来是圆的,但它本身不会因为天气的变化而改变形状。 中间隔云雾
注释: 1. 自古皆有隐,陶生隐于酒。自古以来都有隐居的生活,陶渊明选择隐居在饮酒中。 2. 炎氛四面集,一窟在北牖。炎热的空气四面聚拢,一个窝在北窗下。 3. 世人羡桃源,桃源复何有。人们羡慕桃花源,但桃花源又有什么呢? 4. 惟容醉乡徒,百世得相友。只允许那些醉乡的追随者,百世能相知相交。 赏析: 这首诗是一首祝寿诗,以陶渊明的隐逸生活为题材。诗人通过描绘陶渊明的隐居生活
幽虫在午时鸣叫,千万声中只有蟋蟀最怨。 我心静时才能听到,每一声都来自蟋蟀的鸣叫。 匆匆忙忙道边的人,与我故作疏远。 注释:幽虫:指蟋蟀之类的小虫。 掩抑声千万:掩抑(yǎn yǐ)声千万,形容声音繁多。 风前:风前,指风吹过来的时候。 虚:这里指的是蟋蟀发出声音时没有实际的物体作为共鸣体。 憧憧:形容匆忙的样子。 道傍子:指在路边来往的人,他们与作者的关系比较遥远。 赏析
注释:五杂俎是古代的一种百科全书,斑斓衣指五彩缤纷的衣物。往复来,反哺儿,指的是父母教导孩子,就像鸟儿哺育小鸟一样。不获已,为人师,表示不得不做老师。 赏析:这首诗描述了一个人的成长过程,从无知到有知,从依赖父母到成为别人的老师。诗中的语言朴实无华,但蕴含着深厚的哲理。它告诉我们,每个人都有成长的过程,都需要经历学习和努力才能取得成功。同时,它也提醒我们要尊重和关爱父母
六月十三日,寿陈子徽太博十首以无官一身轻有子万事足为韵其九 炎方有朱鸟,璀璀颜色异。 土人目为凤,信尔可安致。 生雏固当奇,千岁会一至。 纷纷鸿燕期,寂寂非我事。 注释:在炎热的南方有朱红色的鸟,它们的颜色非常美丽且不同寻常。当地人把它们称为凤凰,相信你们可以将其平安地带回家。小鸡出生本身就很奇异,千岁之后也会再次出现。燕子和其他鸟儿都期待着这样的大日子,而我对此并不感兴趣。赏析
【注释】酣歌:畅饮高歌。约:邀请。待约:等待与……约定。东邻伴:邻居的伴侣。泼面晴风:指春日晴好的风。涨酒澜:形容酒水涨满杯中。 【赏析】诗是作者和邻居相邀饮酒作乐而作。从字面上来看,这首诗写的是春日宴饮的情景,但诗中的“东邻”一词,又让人联想到邻里间的和睦相处,更有一种人情味。全诗写得很平实,语言质朴无华,却有一股清流之趣
【注释】: 瑞上人:指宝叶山中源悟师。瑞,这里指祥瑞、美好。 布衲百结面如痴:穿着用粗麻线织成的衣服(布衲)的和尚(僧人),脸上像痴了一般,神情恍惚。百结,形容衣服的质地粗糙。 十年前:指作者在十年前与源悟师相别之时。 耽诗:喜爱诗歌。 赏析: 这首诗是一首七言绝句,诗人以“瑞上人求诗”为题,抒发了自己对源悟师的深厚情谊。 首联“宝叶山中源悟师,布衲百结面如痴。”直接点明了诗题中的“源悟师”
这是一首咏物诗。首句“君家自有头风药”,以喻玉蜀黍为良药。次句用青青竹素园,暗指种植玉米之地,也暗含了作者的居处。“此物但堪供暑啜”,言其虽能解暑,却只能充作饮料。三句“肯来相就发清言”,则是说玉米虽不能作为主食来享用,但它的籽粒却可供人们食用,可以榨油、磨粉等,所以说玉米虽然不中吃,却中看,值得人们去欣赏它。 译文: 你的家有治疗头痛的良药——那就是你自家种的青绿的玉米苗
【注】:坊州:唐代的州,今陕西、甘肃一带。青粘:即紫胶,一种树脂类物质。古瓷瓯:古代的陶瓷器皿。 谢邻友陈仲学秀才惠玉芎苗二首 坊州杜若自堪羞,沛国青粘亦懒求。 那似一丛苍凤尾,等闲收味古瓷瓯。 注释:坊州(今陕西省黄陵县):这里泛指秦岭以北。杜若:一种香草,也称为“江蓠”、“山姜”。古人认为它有避邪的神奇功效。堪羞:值得珍惜的意思。 沛国:今江苏省徐州市。青粘:紫胶,一种树脂类物质。 那:哪
【注释】 茅斋:茅草屋。红杏园林:红色的杏花,是春天的典型景物。 过花:经过盛开的花朵。远陂(pí):远处的水塘或水坑。深草:浓密的草丛。乱鸣蛙:雨后青蛙叫得很响。 春风不问茅斋小,自向阶前长笋芽:春风不理会这间简陋的茅屋,却自己跑到阶前去生长嫩竹笋。 【赏析】 这首七绝写早春景色。诗以“早”字领起,首联即点出时间是早春时节;“雨过花”三字写出了天气的晴好、春光的明媚。次联由景及人
诗句如下: 波痕如树树如烟,更是春阴小雨天。 译文如下: 江面上的涟漪仿佛是树影,而那细雨中的江水又像烟雾一样弥漫。 赏析如下: 这首诗描绘了春天江面的景色。戴表元通过生动的语言和形象的比喻,成功地将读者带入了一个静谧、朦胧的春日雨景中。他运用了“波痕如树”、“树如烟”等意象,将江面与树木融为一体,形成了一幅和谐的自然画面。诗中还巧妙地运用了“春阴小雨天”来增加诗歌的氛围感
注释: 西塞山图:描绘西塞山的画。 空中生业寄鱼蓑,云是亲情水是家。 在空中飘着生计寄托在鱼网和蓑衣之上,就像云是我的亲情,水是我家的家园。 便有踪由无处觅,春风岸岸野桃花。 即便有迹也无处寻找,只有春天里岸边盛开的野桃花。 赏析: 这是一首描绘西塞山美景的诗,诗人以独特的视角捕捉到了西塞山上的自然风光。 “空中生业寄鱼蓑”,这句诗形象地描绘了诗人在空中漂浮的生活状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