村郊多父老,面垢头如蓬。
我尝使之言,辞语不待工。
古来名节士,敢望彭城龚。
有叟诮其后,更恨道不同。
鄙哉譊譊者,为隘不为通。
低头拜野老,负耒吾愿从。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杨万里在辛巳年秋天写的,他通过观察和体验,对乡村田园生活有了深刻的感受,写下了这首描写田园生活的诗。

第一句:自居剡源少遇乐岁——我住在剡县的源头,很少遇到快乐的日子。
第二句:山田可拟上熟——山上的农田可以预计丰收。
第三句:吾贫庶几得少安乎——我贫困,可能稍微安定一点吧?
第四句:乃和渊明贫士七首——于是和陶渊明《贫士七首》作了和鸣。
第五句:与邻人歌而乐之——和他们一起唱,觉得很高兴。

赏析:这首诗反映了作者对于农村生活的喜爱,以及他对农民的尊重和同情。通过对农民生活的观察和体验,作者描绘出了一幅宁静、和谐的田园风光图。同时,这首诗也表达了作者对农民生活的赞美和对农民精神境界的钦佩。

注释:

  1. 自居剡源:住在剡县(今浙江省嵊州市)的源头。
  2. 少遇乐岁:很少遇到快乐的日子。
  3. 山田可拟上熟:山上的农田可以预计丰收。
  4. 庶几:差不多,几乎。
  5. 乃和渊明贫士七首:于是和陶渊明《贫士七首》作了和鸣。
  6. 与邻人歌而乐之:和他们一起唱,觉得很高兴。
  7. 鄙哉譊譊者,为隘不为通:真是卑鄙的人,狭隘而不通达。
  8. 低头拜野老:低着头向老人行礼。
  9. 负耒吾愿从:背负农具,我愿跟随他们。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