绍地吾所欣,他时以藏我。
冈原见逾美,松柏栽已夥。
双流交在右,一几平连左。
忆昔初经营,登高忘蹩跛。
年衰已渐怯,步暂石频坐。
居然契券叶,偶尔龟策可。
心手之勤劳,躯骸庶安妥。
况复近芳茨,时能荐蔬果。
虽无刘伶钟,略慕王孙裸。

【注释】

  1. 绍地:山名。余幸得之:我幸运地得到了它。规以为素庄也:用这座山作为我的素朴的住所。
  2. 绍地吾所欣,他时以藏我:在这块地方建房居住,这是我所喜欢的。以后用来藏身的地方。
  3. 冈原见逾美:冈原越出美的境界,形容地势高峻。
  4. 松柏栽已夥:松树和柏树栽植很多。
  5. 双流交在右,一几平连左:两条溪流在右边相交,一条长凳在左边横着。
  6. 忆昔初经营,登高忘蹩跛:回忆以前开始经营的时候,攀登高处就忘记了脚的疼痛了。
  7. 年衰已渐怯,步暂石频坐:年岁衰老已经渐渐害怕了,走路时常常停下来坐着。
  8. 居然契券叶,偶尔龟策可:竟然有契约可以证明,偶尔可以用龟甲来占卜。
  9. 心手之勤劳:指作者亲自劳作。
  10. 躯骸庶安妥:身体或许能安顿下来。
  11. 况复近芳茨:何况附近有芬芳的花木。
  12. 时能荐蔬果:有时能献上瓜果之类的东西。
  13. 虽无刘伶钟:虽然没有刘伶的酒壶。
  14. 略慕王孙裸:稍微羡慕王孙的裸体生活。
    【赏析】
    此诗是诗人晚年居处即兴之作,表现了一种超脱世俗的精神。首四句写诗人选择此地的原因:一是这里环境优美;二是这里适合隐居。后四句则描绘自己在这幽静环境中的生活情趣。
    全诗从选址入手,然后写对这山的喜爱之情。“绍地”二字下得极有分量,表明诗人在此地定居的决心。“他时以藏我”一句,说明诗人之所以在这里建房居住,是因为这个地方适合他居住。“冈原见逾美”,意谓这里的地形地貌十分优美。“松柏栽已夥”,意谓山上种的松树和柏树很多。这两联都是写景,但写得十分工整,前后相照应,而且都用了叠词(“逾”、“夥”),增强了语言的节奏感,读来朗朗上口,很有韵律之感。
    “双流交在右,一几平连左。”这是说,两座山之间的溪流在右边汇合,而一条长长的长凳在左边横卧。这两句也是写景,不过写的是具体景物,更具有画面感。“忆昔初经营,登高忘蹩跛。”这两句则是追忆当年建房的情景。“登高”二句化用了《庄子·逍遥游》中的典故:“夫列子御风而行,泠然善也,旬日而不已,技经肯察,而未尝知所以至此者。夫列子犹如此,而况今之人乎!”意谓:当年建房时,登高望远,觉得腿脚有些不便。“年衰已渐怯,步暂石频坐。”这两句是写自己年老体弱,行动不便。“居然契券叶,偶尔龟策可。”意思是说,虽然自己年老体弱,但仍然有一些契约、典契可以证明,有时候还可以使用龟壳来占卜吉凶祸福。这两句中,“居然”一词表现出诗人对自己身体状况的自信;“偶然”二词则表现出诗人生活的闲适与从容。“心手之勤劳,躯骸庶安妥。”最后两句是说,自己亲手劳动,身体或许能得到安宁。“况复近芳茨,时能荐蔬果。”最后两句是说,自己附近有许多花木,有时还能献上一些瓜果之类的东西。“刘伶”二句是说自己没有像刘伶那样饮酒的本领,只是偶尔效仿一下罢了。“王孙”二句是说自己并不羡慕王孙那样的裸体生活。
    从这首诗可以看出,晚年诗人的心境十分宁静、安详,他能够摆脱尘世的烦恼,过一种自得其乐的生活,这正是他追求的一种理想的生活方式。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