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朝胡不乐,取书一哦之。
饥穷古不免,陶生良有辞。
骨肉同天伦,僮仆缘食来。
如何长年中,万事付酒杯。
脱身得一饱,激烈陈歌诗。
不如鲁侯仁,借贷英雄材。
嗟余亦有作,欲向谁同贻。

诗句释义

1 今朝胡不乐:今天为什么不快乐呢?

  1. 取书一哦之:拿起一本书来读。
  2. 饥穷古不免,陶生良有辞:尽管饥寒交迫是自古以来不可避免的,但像陶潜(即陶渊明)这样的人,却可以找得出合适的理由来辩解。
  3. 骨肉同天伦,僮仆缘食来:虽然家人如手足一样亲密,但是仆人却是为了食物而来。
  4. 如何长年中,万事付酒杯:在漫长的岁月中,所有的事情都交给了酒杯来处理。
  5. 脱身得一饱,激烈陈歌诗:终于摆脱了束缚,得到了一顿饱饭,于是开始吟唱诗歌。
  6. 不如鲁侯仁,借贷英雄材:不如孔子般仁爱,孔子曾借钱给贤能的人才。
  7. 嗟余亦有作,欲向谁同贻:我也有自己的作品,想要和谁分享呢?

译文

今天为什么不快乐呢?我拿起一本书来读。
尽管饥寒交迫是自古以来不可避免的,但像陶潜这样的人物,却可以找得出合适的理由来辩解。
家人如手足一般亲密,但是仆人们是为了食物而来的。
在漫长的岁月中,所有的事情都交给了酒杯来处理。
终于摆脱了束缚,得到了一顿饱饭,于是开始吟唱诗歌。
不如孔子般仁爱,孔子曾借钱给贤能的人才。
我也有自己的作品,想要和谁分享呢?

赏析

这是一首以“和陶乞食”为题目的五言诗。诗人以陶渊明自比,借陶氏的生平事迹表达自己的人生态度和价值观。

  • 第1句:“今朝胡不乐”:诗人表达了自己今天为什么不高兴的原因。这可能是因为生活的压力、社会的困境或者是内心的矛盾。
  • 第2句:“取书一哦之”:表示诗人选择读书来排解心中的不快。这是一种自我安慰的方式,也是诗人对知识的追求和尊重。
  • 第3句和第4句:“饥穷古不免,陶生良有辞”:诗人通过对比古今的不同境遇,强调即使面临困难,也有自己的理由去面对。这种观点体现了诗人对现实的深刻理解和对自由的向往。
  • 第5句和第6句:“骨肉同天伦,僮仆缘食来”:描述了诗人与家人的关系以及仆人的必要性。这种描述突出了诗人对家庭的依赖和对生活的无奈。
  • 第7句和第8句:“如何长年中,万事付酒杯”:诗人将生活琐事交给酒杯来处理,表达了一种随遇而安的生活态度。同时,这也反映了诗人内心的一种孤独和无助。
  • 第9句和第10句:“脱身得一饱,激烈陈歌诗”:通过描述自己摆脱束缚得到满足后的行为,反映了诗人对生活的积极追求和对诗歌创作的热爱。这种表现也体现了诗人的个性特点——独立、自主、有追求。
  • 第11句:“不如鲁侯仁,借贷英雄材”:诗人通过比喻表达了自己的价值观。他认为自己不如孔子那样仁爱,但他也有自己的优点和才能。
  • 第12句:“嗟余亦有作,欲向谁同贻”:诗人表达了自己想要分享自己的作品给谁的愿望。这可能是朋友、亲人或者志同道合的人。这种表达也反映了诗人对友情和共鸣的追求。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