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年秋事荒,贩籴仰邻州。
健者道路间,什伯成朋俦。
今年渐向熟,庶几民不流。
书生自无田,与众同喜忧。
作诗劳邻曲,有唱谁与酬。
亦无采诗者,此职何可修。

【赏析】

这是一首七绝。首二句点出“贫士”的身份,说明作者因贫困而不得不与邻居们为邻。三、四句描绘了农民丰收的情景,表现了他们的喜悦心情。五、六句写诗人自己没有田地可耕,却与邻居们一同分享丰收的快乐。最后两句则表达了诗人对采诗者的讽刺和不满。

此诗以“自居”开篇,表明了自己是位不事生产的“贫士”。接着以“去年秋事荒”一句,交代了造成“贫士”这一身份的原因。紧接着,“贩籴仰邻州”一句,写出了“贫士”的生计之艰难,即不得不依靠邻近地区的粮食供应。

作者描述了农民丰收的情景。在这句中,“健者道路间”一句形象地勾画出了农民们辛勤劳作、收获的场景;“什伯成朋俦”一语则生动地描绘了农民们欢聚一堂、共享丰收喜悦的情景。这两个画面构成了一幅美丽的田园画卷,展现了农民们勤劳、朴实、乐观的品性。

这美好的画面并未持续多久。接下来,诗人用“今年渐向熟”一句,将读者的视线带到了下一个季节——晚稻收割的季节。在这里,“庶几民不流”一句揭示了农民们面临的新问题:晚稻收割后,他们可能面临再次陷入贫困的境地。

面对这种情况,作为“贫士”的诗人也感到忧心忡忡。他感慨地说:“书生自无田,与众同喜忧。”这句话表达了诗人自己的无奈与忧虑。尽管自己没有田地可耕,但他仍然与邻居们共同分享着丰收的喜悦。这种与人为善的态度体现了诗人的高尚品质。

随着时间的流逝,诗人的心情也发生了变化。他开始对采诗者的不满情绪逐渐升温。他认为采诗者的存在不仅无法为他们带来实质性的帮助,反而还让他们陷入了困境。因此,在结尾处,诗人愤怒地说道:“作诗劳邻曲,有唱谁与酬?”这句话表达了他对采诗者的强烈不满和愤慨之情。

【译文】

去年秋天收成不好,粮食要靠邻州买。

强壮的人走在路上结伴同行,十人百十结伙而行。

今年庄稼渐渐成熟,百姓不至于流离失所。

我一个读书人没有田地耕种,也与众人一样忧愁欢喜。

吟诗作歌来娱乐大家,但谁来和我应和?

现在也没有人采诗,这样下去采诗这个官何其难当!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