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鸟方北来,一鸟却东飞。
夫岂巧为避,羽短风迫之。
方春游郡城,子有越上期。
及今会吾里,而我复差池。
常时隔远道,暌乖固其宜。
岂意两相接,反更事多违。
畏尘念弹冠,惧垢愿浣衣。
士有交臂失,如何弗予思。

【注释】

一鸟,指自己。夫岂巧为避,羽短风迫之,夫岂巧为避,是说自己没有刻意躲避,是因为羽毛太短了,被风吹得来不及躲闪。方春游郡城,子有越上期,是说自己刚刚在郡城中游览过,你也有越过山岭的约定。及今会吾里,而我复差池,意思是说:现在能见面的时机已经没有了,而我却错过了这次会面的机会。常时隔远道,暌乖固其宜,意思是说你常常地隔着远路,这是理所当然的事情。岂意两相接,反更事多违,意思是说:没想到我们竟然能够再次相遇,但是事情却多有不顺心的地方。畏尘念弹冠,惧垢愿浣衣,意思是说:害怕沾染上尘埃,所以想到要去掉官服上的簪缨;担心身上沾污,所以愿意把衣袖洗干净。士有交臂失,如何弗予思。意思是说:如果士人有交臂失之的情况,我怎么会不思念你呢。

【赏析】

这首诗是诗人对友人许存仁的怀念之作,表达了对友人的思念之情以及与友人的友情。全诗以“寄”字为引,以“相见恨晚”作结,情感深沉。

开头两句写景,一北来,一东飞,鸟儿们自由自在地飞翔着。这两句看似平淡无奇,却暗含深意。诗人以鸟儿的飞行比喻自己的行动,暗示了自己因为羽毛短小而不能随意飞翔,只能无奈地被风逼迫着前行。这样的比喻既形象又富有诗意,让读者能够更加深入地感受到诗人内心的无奈和辛酸。

接着两句,诗人转而抒发自己的感慨。他感叹自己虽然善于避开,但最终还是被短小的羽毛所束缚,无法自由翱翔。这里的“巧为避”实际上是诗人对自己行为的一种讽刺,他并没有真的去逃避什么,而是被自己的短小羽毛所限制。这种自嘲的方式让诗句显得更加生动有趣。

第三、四句,诗人开始转向对未来的期盼。他希望能够尽快回到故乡,与友人相聚。然而,现实却让他不得不错过这次聚会的机会,这让诗人感到无比遗憾和失落。这里的“越上期”指的是越过山岭的约定,可能是与友人约定在某一天在某个地方相见。而“差池”则表示诗人错过了这次聚会的机会,无法与友人相见。

接下来的几句,诗人开始表达自己对友人的思念之情。他认为两人相隔遥远,本来就应该如此,没有什么不妥之处。然而,他并不满足于此,而是进一步指出自己之所以思念友人,是因为他们曾经有过深厚的友情。诗人用“恐尘念弹冠”来形容自己对朋友的思念之情,同时也暗示了自己对于官场生活的厌倦。他认为官场生活充满了诱惑和陷阱,让人难以自拔,因此他才会选择远离官场,回归自然的生活。而“惧垢愿浣衣”,则是诗人对官场生活的厌恶之情的直接表达。他认为官场生活充满了污垢和尘埃,让人感到厌烦和不适。因此,他宁愿选择离开官场,也不愿意让自己的名誉受损。

最后两句,诗人再次强调了自己的思念之情。他认为士人之间应该有相交相知的情谊,如果两人之间不能相交相知,那么就会有很多遗憾和遗憾。这里,诗人通过对比来表达自己的观点。他认为官场生活和仕途仕途都是充满诱惑和陷阱的,而真正的友情则是建立在相互理解和信任的基础上的。因此,他希望友人能够真正理解他的想法和做法,不要因为外界的压力而改变自己的初衷。

这首诗通过对鸟儿飞行的描写引出自己的情感,通过对未来的期望来表达自己的无奈和失望,通过对官场生活的不满来展示自己的真实想法,从而表达了自己对友人的深切思念之情。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