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涂跋且涉,征车驰复息。
晓旦发东胶,落景次高密。
城居不几户,驿舍仅容膝。
仆马立空旷,徒侣话曛黑。
客情既牢落,世议复纷惑。
前险虽幸过,后艰方未测。
骨肉在远道,亲朋皆异域。
纵云当别家,胡乃轻去国。
明朝望乡处,呜咽泪沾臆。

【注释】:

宿高密:在高密住宿。宿,停留;高密,地名。长涂跋且涉:长途跋涉。长涂,长路;跋且,跋涉。征车驰复息:征车奔驰不停。征车,指官家的驿传马车。驰,疾行;复息,又停息。晓旦发东胶:早晨出发。晓旦,早晨。落景次高密:夕阳西下时分到达高密。落景,落日余晖。次,到达;高密,地名。城居不几户:城里居住的人家不多。城居,居住在城里。不几,不多。驿舍仅容膝:驿馆里只容得下一个人。驿舍,指驿站。驿馆,古代设置的供传递公文、行人歇息和换马的房屋。仅,只;容膝,形容地方小。仆马立空旷:仆人、马匹都站在空旷的地方。仆,仆人;马,家马;空,空阔;旷,空旷。徒侣话曛黑:随从的人谈论着黄昏天变黑了。徒侣,随从的人。话,交谈;曛,天色昏黄。客情既牢落:客人的心情已经寂寞无聊。客情,指旅途中的游子之情。牢落,寂寞无聊。世议复纷惑:社会上对这件事议论纷纷。世议,世俗之见;复,再;纷,多;惑,迷惑不解。前险虽幸过:前面的危险虽然侥幸过去了。前险,前面的危险;幸,侥幸;过,经过。后艰方未测:后面的困难还没有预见到。后艰,后面的困难;方,将要;未,没有;测,猜测。骨肉在远道:亲人在远离家乡的路上。骨肉,本指至亲的兄弟,这里指亲人。

【译文】:

长途跋涉,征车奔驰不停歇。

清晨出发,夕阳西坠来到高密。

城里居住的人家不多,驿站只能容下一个人的脚。

随从的人站立在空旷的地方,随行的人谈论着傍晚天空变得昏暗。

旅途中的心情已感寂寞无聊,社会上的议论又令人迷惑不解。

前面的风险侥幸地渡过了,后面的困难还不知道怎样面对。

亲人在远离家乡的路上,亲友们都生活在外地。

即使如此还要离开家乡,为什么却轻率地放弃自己的国家?

明天我将会在哪里眺望故乡,不禁泪如雨下沾湿衣襟。

【赏析】:

这首诗是作者在高密(今山东高密)时所作。《宿高密》共四句,每句七个字,全诗四句为一组,共四组。这四组诗分别写了作者旅途中所见、所闻、所感、所思四个方面,表现了他旅途孤寂、悲凉的感情。

开头二句“长涂跋且涉”,“长”字有两层意思:一是路程很长;二是旅途艰辛。“跋且”二字写出了旅途的艰难曲折。诗人用“长涂跋且涉”四字点出了自己这次旅行的目的。这四句诗写旅途中所见,但并不是单纯写景,而是以景衬情:旅途中所见都是一片萧瑟景象,而诗人的心情也正处在这种环境中。

三、四两句“晓旦发东胶”,写的是诗人清晨出发的情景。“晓旦”一词说明是早晨刚出发,而“发东胶”表明此行是去东莱(今山东掖县)。这两句诗写旅途中所见与所闻:黎明出发,一路向东,这是旅途所见;“落景次高密”,太阳快要落山了,这是旅途中所见的景色,也是诗人所听到的:“落景”二字既写出了夕阳的景色,又衬托出诗人此时心情的凄迷。这两句诗写旅途中所见和所闻,更烘托出诗人旅途孤凄的心情和当时社会的动荡不安。

五、六两句“城居不几户”,“驿舍仅容膝”,写诗人在高密所见和所遇。诗人在高密所见的只有几家住户;驿馆里也只有一间屋子,连站脚的地方都没有。这些诗句进一步渲染了旅途的艰辛以及诗人孤独凄凉的感受。

七、八两句“仆马立空旷”,“徒侣话曛黑”,写诗人在高密所见和所想。诗人看到仆人和马匹都立在空旷的地方闲站着;随从的人正在谈论着傍晚天空将变成什么样儿。这些诗句描写了旅途中所见、所想以及随行人员的情绪状态,进一步烘托出诗人的孤寂心情和社会动荡不安的氛围。

最后两句“客情既牢落,世议复纷惑。”写诗人的感慨和忧虑。“客情”,即旅途中的心情;“世议”,就是社会舆论和看法。这两个词语概括了作者旅途中所见所感的社会环境。“牢落”一词用得很恰当。它既指诗人的孤独寂寞心情,又指当时社会的不稳定和动乱局面。“复”,再次;“纷”,“多”。这句诗表达了作者对前途的担忧和对社会动荡不安的忧虑。

这首诗语言简练、朴素自然而富有韵味,充分反映了唐代前期诗人朴实无华的风格特点。全诗四句一韵,共四组诗句,每组两联,每联两个偶数句分别押入声十三职韵、入声十二锡韵和入声六月韵,平仄相间。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