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上亭亭竹万竿,山前花木曲阑干。
高情谁似山人好,教子读书不觅官。
【注释】
竹山张君:指唐代诗人张九龄。竹山,地名,在今江西吉安市境内,相传为张九龄的故乡。亭亭:高耸而直的样子。阑干:栏杆。高情:高尚的情操。谁似:像谁一样。教子读书不觅官:教育子女专心读书,不做官。
【赏析】
这首诗是作者在游览张九龄故居时写的。诗中描绘了山中的景色和张九龄的高洁品质,表现了作者对张九龄的仰慕之情。全诗语言朴实自然,意境清新高雅,是一首咏古之作。
“山上亭亭竹万竿”,开篇便点明了地点——竹山,并以“亭亭”形容竹子高大挺拔的姿态,生动形象地展现了竹山的自然风貌。接着,“山前花木曲阑干”,又进一步描绘了山前花草树木繁茂的景象和曲折的栏杆,为下文写人做铺垫。
“高情谁似山人好,教子读书不觅官”,这是全诗的重点部分。这里既赞美了张九龄的高洁品格,也表达了作者对他教育子女的赞赏之情。张九龄一生清正廉洁,淡泊名利,他深知读书是为了提高自己的修养,而不是为了谋取官职。因此,他选择了一条与世俗不同的道路,用自己的言行去影响和带动周围的人,成为了一个真正的君子。
整首诗以优美的语言描绘了竹山的美丽景色和张九龄的高尚品质,通过对比的方式,突出了张九龄的不凡之处。同时,这首诗也传达了一种积极向上的人生态度,即我们应该像张九龄一样,坚守自己的信仰和追求,不为世俗所动,活出自己的人生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