邺宫檐瓦似鸳飘,兰渚鸣鸾去国遥。
谩说君王留宝枕,不闻仙子和琼箫。
惊鸿易没青天月,沈鲤难凭碧海潮。
肠断洛川东去水,野烟汀草共萧萧。
这首诗的标题是《洛神》,作者是唐代诗人李白。下面是对每一句诗的解释:
- 邺宫檐瓦似鸳飘,兰渚鸣鸾去国遥。
- 邺宫:指的是古代的都城邺城(今河北省临漳县),这里代指洛阳或其他地方。
- 檐瓦:屋檐上的瓦。
- 似鸳飘:形容飞鸟像鸳鸯一样轻盈飘逸。
- 兰渚:水中生长的香草,这里泛指水边的地方。
- 鸣鸾:传说中鸾鸟发出的声音,这里用来形容鸾鸟在天空中飞翔的情景。
- 去国遥:离开国家,远离故土。
- 赏析:首句描绘了邺宫的景色,檐瓦如飞鸟,兰渚上鸾鸟鸣声悠扬,展现了一幅美丽的画面。
- 谩说君王留宝枕,不闻仙子和琼箫。
- 谩说:徒劳地说,白白地谈论。
- 君王:古代帝王的自称。
- 宝枕:珍贵的枕头。
- 仙子:传说中的仙女。
- 和琼箫:弹奏乐器的声音。
- 赏析:这句诗表达了诗人对美好事物无法长久的感慨,君王尽管留下了宝枕,但仙子和乐器的声音已经远去,无法再被听到。
- 惊鸿易没青天月,沈鲤难凭碧海潮。
- 惊鸿:指美丽的女子,如同惊鸿般迅速消失。
- 青天月:明亮的天空中的月亮。
- 沈鲤:沉在水中的鲤鱼。
- 赏析:这两句诗描绘了自然界的美丽景象,以及它们易逝的特性。
- 肠断洛川东去水,野烟汀草共萧萧。
- 肠断:极度伤心,不能自已。
- 洛川:指洛河,这里借指河流。
- 东去水:向东流去的河水。
- 野烟汀草:原野上的烟雾、岸边的草。
- 赏析:最后两句诗表达了诗人对逝去时光的哀伤和对自然美景的赞美。
这首诗整体描绘了作者对于美丽事物的欣赏以及对流逝时间的感慨,通过对邺宫、兰渚、宝枕、仙子、惊鸿、青天月、沈鲤、洛川等景物的描绘,展现了一幅幅生动的画面,同时也表达了诗人对于美好事物无法持久、时光流转的感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