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瑛为我吹筚篥,发我十年梦相忆。
钱唐月夜凤凰山,曾听酸斋吹铁笛。
初吹一曲江风生,馀响入树秋呜咽。
再吹一曲江潮惊,愁云忽低霜月黑。
坐中听者六七人,半是江湖未归客。
欢者狂歌绕树行,悲者垂头泪沾膝。
我时夺却酸斋笛,敛襟共坐松根石。
脱略悲欢万念消,悟声无性闻无迹。
西瑛筚篥且莫吹,筚篥从古称悲栗。
悲欢茫茫塞天地,人情所感无今昔。
山僧尚赖双耳顽,请为西瑛吐胸臆。
声闻相触妄情生,闻尽声亡情自释。
尽闻莫谓闻无声,机动籁鸣无间隔。
亡声莫谓声无闻,去来历历明喧寂。
吹者之妙余莫知,闻者之悟公莫测。
公归宴坐懒云窝,心空自有真消息。
筚篥引
西瑛为我吹筚篥,发我十年梦相忆。
钱唐月夜凤凰山,曾听酸斋吹铁笛。
初吹一曲江风生,馀响入树秋呜咽。
再吹一曲江潮惊,愁云忽低霜月黑。
坐中听者六七人,半是江湖未归客。
欢者狂歌绕树行,悲者垂头泪沾膝。
我时夺却酸斋笛,敛襟共坐松根石。
脱略悲欢万念消,悟声无性闻无迹。
西瑛筚篥且莫吹,筚篥从古称悲栗。
悲欢茫茫塞天地,人情所感无今昔。
山僧尚赖双耳顽,请为西瑛吐胸臆。
声闻相触妄情生,闻尽声亡情自释。
尽闻莫谓闻无声,机动籁鸣无间隔。
亡声莫谓声无闻,去来历历明喧寂。
吹者之妙余莫知,闻者之悟公莫测。
公归宴坐懒云窝,心空自有真消息。
译文:
西瑛为我吹筚篥,唤起了十年来的回忆。
钱塘月夜的凤凰山上,曾经听过酸斋吹的铁笛声。
刚开始一吹,江上秋风便起,余音在树上飘荡着,秋天的声音带着一丝哀伤。
再吹一下,江上的潮水被惊动了,愁云突然变低,天空中的月亮也变得昏暗。
在座的听者有六七个人,他们中有半数是江湖未归的游子。
欢乐的人们疯狂地唱歌,围着树行走,悲伤的人们低头流泪,泪水沾湿了膝盖。
那时我曾夺走过酸斋的笛子,整理好衣襟,和大家一起坐在松树下。
完全抛开了悲欢之情,所有的烦恼都消失了。
听到声音后不以为意,因为声音的本质就是无性的。
西瑛不要再吹筚篥,因为筚篥自古以来就被称为悲哀的乐器。
悲痛和喜悦充满了天地之间,人们的情感感受无法与现在相比。
山里的人还依赖着两只聋耳朵,请求西瑛把他们的心声说出来。
声音传到耳朵里就会产生情绪反应,当听到足够多的声音后,感情也就消散了。
当所有的声响都停止后,声音仍然存在,它们清晰地表现出喧闹和寂静。
吹奏者的技巧我不知道,但听到声音的人却能领悟到其中的道理。
你回去后宴饮休息,在懒惰的云窝中,内心自然能够找到真实的感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