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古高情,都缘在林泉江曲。知此身如幻,宁羡锦衣华屋。雅志偏怜雕浦月,达人岂羡金山玉。喜满庭、花影日筛金,苔斑绿。
终焉计,东篱菊。虚心杖,南轩竹。枕琴书高卧,坦然无辱。万古兴亡春梦觉,一溪云水平生足。看武陵三秀喷幽香,芝田熟。

【解析】

“今古高情”句,意为:古今人都有高洁的情感。此句是说,自古以来,凡是有高尚情怀的人,都以在山野林泉江曲的隐居生活为美,因此他们对于锦衣华屋并不羡慕。

“雅志偏怜雕浦月”句,意为:高雅的志向偏于喜爱雕浦上那轮清冷的月亮。雕浦即今安徽泾县西北,因有雕溪而得名。这句的意思是:高雅的志向偏爱雕溪上那轮清冷的月亮。

“达人岂羡金山玉”句,意为:通达人情的人哪会羡慕金山上的玉石?这是指那些有见识的人不会去羡慕金山上的玉。

“终焉计,东篱菊”句,意为:最终要计算的是菊花,东边的篱笆下种着菊花。这两句的意思是:最终要计算的还是东篱下的菊花。

“虚心杖,南轩竹”句,意为:拄着拐杖欣赏南边书房里的竹子。这两句的意思是:拄着拐杖欣赏南边书房里的竹子。

“枕琴书高卧,坦然无辱”句,意为:枕着琴书悠闲地躺着,坦然自若,无所顾忌。这两句的意思是:枕着琴书悠闲地躺着,坦然自若,无所顾忌。

“万古兴亡春梦觉,一溪云水平生足”句,意为:千古以来兴衰成败就像春天的梦一样醒过又睡,一溪的流水平添了无尽的诗意。这两句的意思是:千古以来兴衰成败就像春天的梦一样醒过又睡,一溪的流水平添了无尽的诗意。

“看武陵三秀喷幽香,芝田熟”句,意为:看着武陵山下的三株秀色,香气四溢,灵芝田里也长出了果实。这两句的意思是:看着武陵山下的三株秀色,香气四溢;灵芝田里也长出了果实。

赏析:

此词写隐逸之志和高洁之情。上片写隐士高人的情趣。开篇即言“今古高情”,点出作者的主旨,并表明自己对隐逸生活的向往与追求。“知此身如幻,宁羡锦衣华屋”两句进一步强调自己不慕名利、追求自由、热爱山林的情怀。接着用“雅志偏怜”四句,描写隐者雅爱自然景物的心态。结句“终焉计”,既指隐居终老之计,亦暗示其志趣所在。

中片写隐者安贫乐道的生活情趣及心态。首二句写隐者虽居山林而心系世务,“雅志”四句写隐者淡泊宁静、超然物外的境界。末二句写隐者虽身处陋室却能自得其乐。

下片写隐者的闲适自得和恬淡心境。首二句写他虽然年已老迈但依然悠然自得。“虚心杖,南轩竹”两句,写他倚杖南轩欣赏竹林之美。“枕琴书高卧,坦然无辱”二句,写他枕琴读书、安然自得的悠闲生活。“万古兴亡春梦觉,一溪云水平生足”两句,写他超然物外、宠辱偕忘的心态。最后二句写他对隐居生活的满足与得意。“看武陵三秀喷幽香,芝田熟”二句,化用《桃花源记》故事,写他在山间看到一片繁花似锦的花海,并联想到自己心中的理想世界。

全词表现了作者对隐逸生活的追求和赞美,表达了作者淡泊名利、追求自由的情怀。全词笔意清新自然,意境优美宁静,语言质朴洗练,风格明快俊朗,是一首传神的隐逸佳作。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