翩翩野舟,泛泛沙鸥。登临不尽古今愁,白云去留。凤凰台上青山旧,秋千墙里垂杨瘦,琵琶亭畔野花秋,长江自流。

【注释】

  1. 正宫:曲牌名,属南北曲的宫调之一。
  2. 野舟:水边的小船。
  3. 沙鸥:沙滩上的白鹤。
  4. 登临:登上高处。
  5. 不尽:无穷无尽。
  6. 白云:指天空飘浮的云彩。
  7. 青山:山的颜色。
  8. 秋千:一种古代游乐器具。
  9. 琵琶亭畔:即“浔阳亭畔”,白居易《琵琶行》中地名。
  10. 野花秋:即野花,秋天。
    【赏析】
    这首词是写怀古之作,以景入情,以情写怀,借景抒情,情景交融。词人由登临怀古,进而抒发对历史、现实和人生的感慨,寄寓了作者深沉的人生慨叹。全词语言明白浅近,但意蕴丰富。
    上片开头写登高所见:在水边小船上,只见沙鸥翩翩起舞,而白云则悠然自得地从天上游去,它们自由自在、悠游无拘的形象,与词人内心的惆怅、烦忧形成鲜明对比。
    下片开头三句承上启下,由登高见物转入怀古伤今。“凤凰台”是传说中秦始皇东巡至此的地方,“青山旧”是指青山依旧,而当年歌舞升平的景象已成为历史陈迹;“垂杨瘦”是说昔日繁华热闹的场所已经冷落萧条,只剩下那几棵杨柳依然低垂着柔弱的枝条;“琵琶亭”是唐代白居易被贬官九江时的别墅所在地,这里曾有许多乐妓弹唱琵琶。“野花秋”指此时已是秋天,而“琵琶亭畔”却仍然盛开着野花。这几句通过“青山”、“杨柳”、“琵琶亭”等景物描写,表达了词人的怀古之情。接着又写长江之水滚滚向前,永不停止。这是用江水来象征历史的进程,表明一切事物都将随着时间的流逝,不断地变化,没有永恒不变的。
    这首词通过对眼前景色的描绘,巧妙地运用典故及自然景物作为意象符号,表现了诗人怀古伤今的情感。同时,也表现出一种超越时空的精神境界和追求,以及对人生、历史和自然的深刻感悟。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