忆昨云从东野时,天街携手话心知。
澹庵往矣谁其嗣,文定今之学者师。
德邵年高前辈行,山摧木坏哲人萎。
虎头城下艰难共,古道如公更有谁。
古诗文鉴赏
《挽介堂胡知郡其一》原文
忆昨云从东野时,天街携手话心知。
澹庵往矣谁其嗣?文定今之学者师。
德邵年高前辈行,山摧木坏哲人萎。
虎头城下艰难共,古道如公更有谁。
注释与翻译
1. 诗句注释
忆昨云从东野时:回忆起过去和某人在东野时的情景。
天街携手话心知:在街道上手牵手谈论彼此的心意。
澹庵往矣谁其嗣?澹庵已逝去,谁能继承他的事业?
文定今之学者师:今天的学者应该以文定为榜样。
德邵年高前辈行:德邵年纪大且有先见之明。
山摧木坏哲人萎:山崩木折后,哲人的风采也随之凋零。
虎头城下艰难共:虎头城下,共同经历艰难岁月。
古道如公更有谁:古道之上,还有谁能像我一样坚守信念?
2. 翻译
回想昔日我们曾在东野并肩前行,那时我们的心是相通的。
现在澹庵已经离开了我们,谁还能继续他的事业呢?我们应该以文定作为学习的榜样。
年纪较大的德邵有着远见卓识,是我们这一辈人的楷模。
山崩木折之后,那些曾经崇高的人格也随着一起消逝。
在虎头城下,我们共同经历了许多艰难的日子。
在这漫长的古道上,我不禁自问,还有谁能像我一样坚持信念、坚守初心呢?
赏析
这首诗通过对历史人物胡知郡的回忆,表达了对逝去朋友的深切怀念和对其精神传承的渴望。诗人以“忆昨”开头,回忆与胡知郡共度的美好时光,展现了他们之间的深厚友谊和相互理解。通过对比现在与过去的不同,诗人表达了对时光流逝的感慨以及对胡知郡离世的哀痛。
第二句“天街携手话心知”,描绘了两人在街道上携手同行的情景,强调了他们之间心灵的契合和相互理解。这种默契不仅是友情的象征,也是理想境界的表现。诗中的“澹庵往矣谁其嗣?”一句,则是对胡知郡离世后继无人的惋惜,同时也反映了他对胡知郡成就的无限仰慕和尊敬。
第三句“文定今之学者师”,将胡知郡视为当代学者的楷模,体现了胡知郡卓越的学术成就和深远的影响。诗人对胡知郡的敬仰之情溢于言表,同时也表明了他希望继承胡知郡的精神,继续为社会贡献力量的坚定决心。
第四句“德邵年高前辈行”,赞扬了胡知郡的高寿和智慧,同时暗示了他在社会上的威望和影响力。诗人通过这句表达了对胡知郡一生成就的赞美和对他晚年生活的祝愿。
结尾两句“山摧木坏哲人萎”,则是对胡知郡逝去后所留下影响的一种象征性表达。这里的“山摧木坏”意味着胡知郡的影响力如同山崩木毁一样不可挽回,而“哲人萎”则表达了诗人对胡知郡人格的崇高和伟大。诗人以此表达对胡知郡逝世的悲痛和哀悼。
最后一句“虎头城下艰难共”,诗人回顾了他们在虎头城的那段艰难岁月,这不仅仅是对历史的回忆,更是对那段岁月中共同经历的挑战和困难的回顾。诗人借此表达了对那段历史的珍视和对那段经历中人们坚韧不拔精神的赞赏。
“古道如公更有谁”,诗人在此表达了对胡知郡留下的遗产及其影响的深刻思考。他意识到,除了胡知郡之外,还有谁会像他这样在历史上留下如此深刻的印记?这不仅是对胡知郡的致敬,也是对历史长河中无数伟人的思考与敬畏。
整首诗通过对历史人物的缅怀,表达了诗人对友情、理想、责任和传承的深刻理解和珍视。诗人用深情的笔触和细腻的情感描绘了胡知郡的形象,使读者仿佛能够感受到那个时代的氛围和他留给后世的宝贵遗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