独眺秋愈远,孤城日渐曛。
地平浮楚泽,天阔见吴云。
风静渔歌合,波摇雁影分。
未应陵谷变,不得问番君。
【解析】
本诗是一首七律,写于诗人任南陵令时。诗中描写了秋日的景色和感受,抒发了对国家和人民的忧虑和关切之情。
“独眺秋愈远”中的“愈”,更加;“眺望”中的遥:遥远、高远;“独眺”:一个人眺望,即独自登高眺望(赏析:首句点明季节,交代题意。诗人独自一人登上高楼,极目远望。他发现秋天已经越来越深,秋天的色彩也变得越来越浓重了)。
“孤城日渐曛”中的曛:夕阳的余晖,这里指太阳落山时余光映照的景象;“孤城”:形容地势险要,易守难攻的城堡,这里是作者自己所处的地位;“渐”:渐渐。诗人登上高阁,远眺秋景,只见远处的孤城在夕阳余晖下显得愈加凄凉、苍茫、暗淡。
“地平浮楚泽,天阔见吴云”中的“楚泽”“吴云”:都是古代地名,分别是今湖北荆州、江苏苏州一带的古称。楚泽:指长江中下游地区,这里泛指广阔的原野。“吴云”:指南方地区的云朵,这里指南方的天空,这里泛指宽阔无垠的天空。这两句是说:原野上,大地平坦如席,远处天际,一片辽阔。诗人站在高楼之上,俯瞰大地,只见原野广阔无垠,无边无际的大地被夕阳余晖所映照,呈现出金黄色的颜色,而天空则显得格外宽广,仿佛无边无际。这两句通过对比,突出表现了自己的孤独和寂寞之情。
“风静渔歌合,波摇雁影分”中的“合”:和谐;“分”:分散;“合”与“分”相对。“渔歌合:渔民划船归来,停泊在湖边休息的时候,唱起悠扬动听的歌谣,相互应和着,发出悦耳的声音;“波摇雁影分:水面波纹荡漾,随着微风起伏,而大雁在空中翱翔,排成一字长队,彼此交错,各自飞翔。这两句的意思是:湖面上,渔民划船归来,停下来休息的时候,唱起悠扬动听的歌谣,相互应和着,发出悦耳的声音;湖面上,水面波纹荡漾,随着微风起伏,而大雁在空中翱翔,排成一字长队,彼此交错,各行其道。这两句是说:在宁静的氛围中,渔民们唱起了动听的歌谣,互相应和着,发出悦耳的声音;而天空中的大雁则自由自在地翱翔,排成一字长队,彼此交错,各行其道。这两句通过描写渔民和大雁的活动,表现出大自然的生机勃勃和美丽动人的景象。
“未应陵谷变”中的“陵谷变”:传说中,黄河下游平原上的丘陵,每经历一万年就会变成高山。这里借指世事沧桑巨变。“陵谷变”:指世事沧桑巨变。这两句意思是:我并没有意识到世事已经发生了巨大的变化,没有预料到历史的车轮会滚滚向前,不断前进。这两句是说:我并没有意识到世事已经发生了巨大的变化,没有预料到历史的车轮会滚滚向前,不断前进。这两句通过诗人自己的反思和感慨,表达了他对国家和人民的深深忧虑和关切之情。同时,也反映了诗人对历史变迁的敏感和关注。
【答案】
独眺秋愈远,孤城日渐曛。
地平浮楚泽,天阔见吴云。
风静渔歌合,波摇雁影分。
不得问番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