细撚寒髭缕缕霜,未须惆怅惜流光。
近山归鹭分明白,过雨斜阳浅淡黄。
春入桑榆花影瘦,门无车马草心长。
暮年一卷参同契,觅得安神不老方。
诗句释义
1 细撚寒髭缕缕霜,未须惆怅惜流光:描述了一个冬天的场景。细撚(用手指轻轻地捻弄)寒髭(即胡须,因天冷而显得白),霜冻的气候使胡须上沾满白色的霜花。这里表达的是对流逝时间的感慨,但并未感到太多惆怅,因为珍惜的是时光本身,而不是它的消逝。
近山归鹭分明白,过雨斜阳浅淡黄:描绘了一幅春天的景象。在靠近山的地方,有一群归巢的鹭鸶,它们清晰可见地分离开了天空中的云彩;而经过雨水的斜阳,呈现出淡淡的黄色光辉。这里的“分明白”和“浅淡黄”都是用色彩来形容自然景观,增添了诗意。
春入桑榆花影瘦,门无车马草心长:进一步描绘了春天的景色。春天的到来让原本已经稀疏的花影变得更加瘦弱,而门前没有车辆行人,只有茂盛的草丛。这里的“草心长”形容草丛的生长旺盛,而“春入”则暗示了春天的到来给大地带来的变化。
暮年一卷参同契,觅得安神不老方:最后一句表达了诗人对老年生活的态度。他通过阅读《参同契》这部关于道教修炼的书籍,找到了一种能够安神、使人不老的方法。这里的“暮年”指的是作者所处的晚年时期,而“一卷参同契”则是他寻找到的一本关于养生之道的书籍。
译文与注释
细撚寒髭缕缕霜,未须惆怅惜流光:
- 轻轻捻弄着被寒风吹白了的胡须,无需为逝去的时光感到悲伤或遗憾。
- 近山归鹭分明白,过雨斜阳浅淡黄:
- 近山的地方,有一群归巢的鹭鸶,清晰地划破了天空的云朵;经过雨水洗礼的夕阳,呈现出淡淡的金黄色。
- 春入桑榆花影瘦,门无车马草心长:
- 春天的气息渗透到了桑榆(指桑树和榆树,常用来比喻晚年或晚年人的生活)的花朵影子之中,使得它们变得更加瘦弱;门前没有车辆行人的喧嚣,只有茂盛的草丛在生长。
- 暮年一卷参同契,觅得安神不老方:
- 在晚年的日子里,我翻阅了《参同契》这本关于道教修炼的书籍,找到了一种能够安神、使人保持青春活力的方法。
赏析
这首诗通过对自然景象的细腻描绘,展现了作者对生活的哲思和对自然的热爱。诗中融入了季节变化、时间流逝等主题,同时也表达了对生命、修行和自然和谐相处的思考。整体上,诗歌语言优美,意境深远,是一首充满哲理的作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