蕲川老竹未为奇,横截凉州黑玉枝。
阳燧无烟山鬼铸,蓬壶乘月浪仙吹。
一声响裂千崖石,九曲亭标二老诗。
俗耳从前听不得,壁尘蛛网故多时。

【注释】

蕲川:今江西九江市。

横截:斜着截取。凉州:即《凉州词》中的“黄河远上白云间,一片孤城万仞山”。

阳燧:古代的一种取火工具,形似凹面镜。山鬼:指神话传说中的山中神物。

蓬壶:蓬莱、方丈、瀛洲的合称,传说中海上三仙山之一。乘月浪仙吹:指仙人乘着月光在海浪上吹奏箫管,使波浪起伏,声音悠扬。

九曲亭:指庐山上的亭子,因地势曲折而得名。二老诗:指晋代庐山隐居高士陶渊明和谢灵运。他们曾同游庐山,并有《饮酒》等诗作传世。

【赏析】

此诗是一首七言绝句。首句说蕲川老竹不稀奇,次句说横截凉州黑玉枝。第三句写山鬼造阳燧,第四句写仙人乘月浪。五、六句用《阳春白雪》典故,赞颂了诗人高超的吹笛技艺。最后两句,诗人借赞美两位隐者的诗句,抒发了自己隐居庐山,不为世俗所动的思想感情。

全诗以咏竹起兴,先写蕲水竹林的不凡,再写竹笛的美妙,然后写到山中神物,最后写到自己。全诗结构严谨,层次清晰。

诗的开头两句写蕲水竹林,意在说明诗人对竹子的喜爱之情。诗人在蕲水一带长大,那里的竹子又高又直,十分茂盛,因此诗人对它特别喜爱。这两句诗既点出了题旨,也为下文写竹笛作了铺垫。

中间两句写笛声之妙。“横截”一词写出笛子制作时削制的技法;“凉州”则是指笛子的产地——凉州。而凉州的黑玉枝则是笛子最好的材料。这里诗人以“未为奇”来突出笛子制作之难,也暗示出制作出来的竹笛非同一般。这两句诗既写出了笛子的特点,也为后文描写竹笛之声作了铺垫。

接下来的四句诗,诗人通过想象将竹笛吹奏的情景描绘出来。笛声由山鬼吹奏而来,山鬼的吹奏声如阳燧无烟,能使山峰回响;又如乘着月光,在海浪上吹奏,使波浪起伏,发出悠扬的声音。这两句诗人运用典故,把笛声比作阳燧的无烟之声和乘月浪的仙吹之声,既写出了笛声的奇妙之处,也表现出诗人对笛声的赞叹之情。

诗人又进一步写笛声如何震撼人心。那美妙的笛声如同千钧之力击碎了岩石一样,使得九曲亭边的两行诗篇被震得荡然无存。这一句既是对竹笛之声的夸张描述,也是对诗人自己诗歌创作能力的自信表达。

最后四句,诗人以赞美两位隐者的诗句,抒发了自己的思想情感。诗人认为,这两位隐者都是非常了不起的人物,他们的诗句流传至今,足以让世人为之倾倒。然而,诗人却因为自己的隐居生活而无法听到这样的诗句,只能在壁尘蛛网之中默默地度过许多时光。

这首诗通过对竹笛的描写表达了诗人对隐居生活的向往和热爱,同时也表现了诗人高超的音乐才华和独特的艺术风格。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