锦鞯宝勒度南云,到处丛观暗驿尘。
人喜此生初见象,我忧今世不生麟。
半年传舍劳供亿,德色中朝动搢绅。
粉饰太平焉用此,只消黄犊一犁春。
这首诗是唐代诗人韩翃的《奉和李中丞安南贡象》。下面是诗句的解释:
- 锦鞯宝勒度南云,到处丛观暗驿尘。
- “锦鞯”:指镶嵌着精美花纹的马鞍。
- “宝勒”:指镶嵌着宝石或珍珠的马缰。
- “度南云”:形容马儿奔腾时尘土飞扬的景象。
- “丛观暗驿尘”:描述观看贡象的人群聚集在驿站,尘土飞扬的场景。
- 人喜此生初见象,我忧今世不生麟。
- “此生”:指作者自己。
- “麟”:古代传说中的一种祥瑞之兽,象征着吉祥和幸运。
- 表达了作者对贡象的喜悦与对盛世的担忧。
- 半年传舍劳供亿,德色中朝动搢绅。
- “传舍”:指接待宾客的地方。
- “供亿”:指供奉和供给。
- “德色中朝动搢绅”:描述了朝廷内外都因为贡象而显得庄重肃穆。
- 粉饰太平焉用此,只消黄犊一犁春。
- “太平”:这里指的是国家的政治稳定和社会和谐。
- “粉饰太平”:意为为了表面的和平而做出各种装饰性的努力。
- “黄犊一犁春”:比喻贡象只是一种形式上的装饰,真正的繁荣还需要农业生产的丰收和百姓的安乐。
赏析:
这首诗是一首咏物诗,通过对安南贡象的描述,反映了当时社会的繁华盛况以及人们对政治安定的追求。诗中通过对比贡象的壮观场面与现实社会的种种问题,表达了诗人对于盛世背后可能存在的问题的思考。同时,也体现了诗人对民生的关怀和对国家繁荣的期望。整首诗语言优美,意象生动,是唐代咏物诗中的佳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