昔在仙都世,人称善士门。
丘山叹华屋,风雨长孤根。
鹤瘦空馀影,鸿冥更断魂。
植斋书万卷,喜有外孙存。
【注释】
仙都:指仙境。善士门:指善人之家。丘山:比喻华贵的屋舍。风雨长孤根:形容自己虽身居高位,而心志却像飘摇不定的孤根一样,不能自拔。鹤瘦:指自己的体态消瘦。鸿冥:指自己的心境凄凉。植斋:指建书堂。外孙:指自己的儿子。
【译文】
昔日在仙境生活时,人们都称赞我为贤者。
羡慕那高耸的山峰和华丽屋宅,却常常感慨自己孤单寂寞。
如今鹤影空余,鸿雁杳杳,我的心情也如断魂一般凄凉。
建造了书堂,藏书万卷,庆幸有外孙相依。
【赏析】
此诗是诗人晚年归隐后所作。他一生崇尚道家思想,曾自比为“仙都人”。他在《示诸子》中说:“吾家世以道学名天下”,又说:“吾家之学,其始出于天台。”可见其早年便已立下志向。但后来,由于屡遭挫折,他的思想发生了转变,由追求“道”转向“释”。这首诗就是他在晚年归隐后所作的。
诗的开头两句写诗人过去在仙境的生活,表现了他对人间富贵生活的向往和羡慕。“昔在仙都世,人称善士门”,意思是说,从前我在人间,人们都称我为善人之门。这句的意思是说,以前我在人间,人们都称赞我是一个善人。这里的仙都是指仙境,善士门则是比喻善人之家。
接下来两句,诗人用夸张的手法,形象地写出了自己虽然身处高位,但却孤独寂寞的感受。“丘山叹华屋,风雨长孤根”,意思是说,看到那高耸的山峰和华丽屋宅,我感叹人生短暂,犹如风雨中的一根孤根。这里,诗人运用夸张的手法,将自己的人生与华贵的屋舍相比,形象地表达了自己虽然身处高位,但却无法摆脱孤独寂寞的感受。
第三联写自己对世事的感叹。“鹤瘦空馀影,鸿冥更断魂”,意思是说,看到那高翔的鹤影,我感叹自己的体态消瘦;看到那南飞的大雁,我感叹自己的心境凄凉。这两句诗表达了诗人对自己身世的感伤以及对于人生的无奈和失落。
最后两联则表达了诗人对于自己未来的期望。“植斋书万卷,喜有外孙存”,意思是说,我已经建好了书堂,藏书万卷,并且庆幸有外孙相依。这句诗表明了诗人对于自己的未来充满了希望和期待。
这首诗通过诗人对于人生和世事的感慨,以及对未来的期望,表现出了他深沉的情感和对于人生的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