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昔前朝帝问颁,龙楼当日正承颜。
曾思参侑褒崇后,尧舜相传密勿间。
遹骏先猷昭若日,于皇吾道重于山。
老臣独抱乌号痛,不及临雍扈从班。

【注释】

1、景定甲子:公元1264年。理宗皇帝曾以颜回、曾参传道配飨太庙。下问:询问。

2、越咸淳丁卯:公元1277年。樊昉以曾子、子思升侑孔庭,盖推本先意也。先臣所被宸笔藏之私室。会军学撤旧庙崇新阁。愿得摹刻其上而某固未敢也。

3、府教张君:张君是理宗的宰相张岩的儿子。遂诗以成之后之观者将有考于斯文谨用韵以谢。

4、其一:第一篇诗。

【赏析】

这首诗是作者对前朝帝后配享太庙一事的感怀之作。全诗可分为四部分,第一部分是对此事的前因后果进行追叙;第二部分是对此事的看法和评价;第三部分是对自己不能参与这件事的遗憾之情;第四部分是表达对朝廷重用贤才的期望。

首联“在昔前朝帝问颁,龙楼当日正承颜。”说的是宋朝开国皇帝宋太祖在位期间,就曾经过问太庙的事,当时宋太祖正处在承前启后的关键时刻,所以非常关心国家大事。

颔联“曾思参侑褒崇后,尧舜相传密勿间。”说的是曾参、曾子等贤人死后,他们的思想都得到了很好的传承,他们的思想就像尧舜一样得到人们的重视。

颈联“遹骏先猷昭若日,于皇吾道重于山。”说的是曾子、曾子的弟子们,他们的才智就像太阳一样明亮,他们的学问就像大山一样高耸入云。

最后一句“老臣独抱乌号痛,不及临雍扈从班。”说的是自己只能抱着乌号(一种乐器)悲痛,无法像曾、申等人那样去参加临雍祭祀仪式。

整首诗表现了作者对曾、曾等人的怀念之情,同时也表达了对国家大事的关注之心。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