见说会稽郡,风流如晋时。
贫惟将母去,清不要人知。
修竹王猷宅,春风夏禹祠。
到官游有暇,好寄剡中诗。
注释:
见说会稽郡,风流如晋时。
听说你将要到达会稽郡,那里的风土人情就像晋代一样美好。
贫惟将母去,清不要人知。
我因为贫穷而离开母亲,清白的名声不需要别人知道。
修竹王猷宅,春风夏禹祠。
王羲之故居门前有茂密的竹子,夏禹庙前有和煦的春风。
到官游有暇,好寄剡中诗。
到了新地方后闲暇之时,喜欢写剡溪的诗篇寄给友人。
赏析:
此诗作于作者由黄州调离黄州赴越州之际,是一首送别词。全诗以送别为题,却并不直写离情,而是通过对陈衡中的描写来抒写诗人的惜别之情。首句“见说会稽郡”一句,即点出陈衡中的目的地。会稽郡地处江南水乡,风景优美,历来是文人墨客向往的地方。诗人用晋代名士的典故,表明了陈衡中此行的志趣。“风流如晋时”,既赞美会稽郡的自然美景,又暗示其人才济济,与晋朝名士相媲美,表达了诗人对友人的殷切期望。
二、三两句,直接表达了诗人对陈衡中的赞赏。“贫惟将母去”一句,既表现了诗人对贫苦生活的感慨,也暗含了自己对陈衡中的同情,表达了自己希望他远离贫困的愿望。“清不要人知”一句,则赞美陈衡中的高洁品行,不追求功名利禄,清白廉洁,不为名利所累。这两句既是对陈衡中人品的高度概括,也是对整个时代风气的一种讽刺。
接下来两句,是对陈衡中即将抵达的会稽郡的描述。“修竹王猷宅”一句,描绘了一座庭院深深、环境清幽的住宅,其中既有王羲之这样的历史名人,又有茂密的竹子这样的自然景观。这既是对陈衡中即将到来的新环境的描绘,又是对他品格的肯定。“春风夏禹祠”一句,则是对会稽郡的历史和文化的赞美。夏禹祠前的春风、修竹,都象征着这里的人文环境和自然风光。
最后两句,则是对诗人自己即将离开此地的心情的描述。“到官游有暇”一句,既表达了诗人对陈衡中即将到来的祝福,又暗示了自己即将离开此地的无奈。然而,尽管诗人内心充满了不舍之情,但他还是选择在闲暇之时写下这首送给陈衡中的诗篇,以此来表达对朋友的思念之情。
这首诗虽然以送别为主题,但诗人并没有直接表达自己的惜别之情,而是通过描写陈衡中的人品、性格和即将到来的新环境等细节,间接地表达了对朋友的关心和祝福。同时,诗人还通过对会稽郡的历史和文化的赞美,展现了对这个地方深厚的感情和敬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