抱琴曾北向,弹铗复南图。
李泌游衡岳,知章赐鉴湖。
柱头仙是鹤,濠上子非鱼。
此夜同联鼎,他年莫寄书。

【注释】

抱琴:抱着琴。曾北向:曾经向北演奏(《史记·滑稽列传》记载,淳于髡曾北向弹琴)。

南图:向南弹奏。李白的诗中常以南为指南,如《送友人》:“挥手自兹去,萧萧班马鸣。秋风正摇落,白日欲西沉。”

李泌:唐代著名宰相。衡岳:指衡山,在湖南。

知章:即张志和,唐玄宗时隐于江湖,自号烟波钓徒,善长笛,有“碧玉清歌”之美誉。鉴湖:在浙江绍兴市西南,相传为晋代鉴真法师所建,又名镜湖、鉴泉。

柱头仙:指张志和的字,因为志和好道,所以自称“仙”,也因他经常在寺庙里弹着古琴吟咏,所以被尊称为“柱头仙”。

濠上子:即张志和,因为隐居在濠梁之上,所以自号“濠上子”。非鱼:《庄子·外物》说:“庄周梦为蝴蝶,栩栩然蝴蝶也。”濠梁之上,是庄子梦中的世界,因此以濠梁比喻庄子的理想世界,而以“非鱼”自嘲其不能进入庄子之境,只能像鱼儿那样生活在现实之中。

联鼎:指古代的三足铜鼎,常用来比喻高贵的地位或尊贵的人。

此夜同联鼎:指今夜与志和共同享受宴乐的快乐。

他年莫寄书:意谓他年之后,不要给志和写信。

【赏析】

这首诗是李白写给他的好友张志和的,表达了李白对他的羡慕之情。

诗的前半部分写诗人对朋友张志和的思念,后半部分写诗人希望他不要回信,以免打扰他的隐居生活。

诗中的“抱琴曾北向,弹铗复南图”两句,形象地描述了李白与张志和的深厚友谊。“抱琴曾北向”指的是两人曾在北方相聚,共同欣赏古琴之美。而“弹铗复南图”则表示他们又一同向南而行,寻找新的生活目标。这里的“南图”并非字面意义上的南方,而是寓意着一种向往和追求,表达了诗人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接下来的几句诗中,李白通过描绘张志和的隐居生活,表达了自己的羡慕之情。“李泌游衡岳,知章赐鉴湖”这两句,分别引用了唐代名臣李泌和诗人张志和的故事。李泌曾在衡山游玩,而张志和则在鉴湖边隐居。这两个故事都充满了神秘色彩,让人联想到那些远离世俗纷扰、追求心灵宁静的人们。同时,这也暗示了诗人自己也曾向往这样的生活。

接下来的几句诗中,李白进一步表达了他对张志和隐居生活的向往。“柱头仙是鹤,濠上子非鱼”这两句,分别用“柱头仙”和“濠上子”来象征张志和的高洁品质和他独特的生活方式。这里的“柱头仙”指的是张志和的字,而“濠上子”则是指他在濠梁之上的隐居生活。这些象征性的词汇既表达了诗人对张志和的敬佩之情,也揭示了他内心的渴望。

最后几句诗中,李白再次强调了他与张志和之间的深厚友谊。“此夜同联鼎,他年莫寄书”这两句,分别表达了他们在今夜共同享受宴乐的快乐以及在未来的日子里不要再给他写信的愿望。这里的“联鼎”象征着两人的地位和地位,而“莫寄书”则表示他们不希望打扰彼此的隐居生活。整首诗既表达了对张志和的敬仰之情,也体现了诗人对友情的珍视。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