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阑炙烛绣檐遮,卸却金钿与翠花。
心似乱丝眠不得,江楼中夜咽悲笳。
更阑时分,炙烛高悬,绣檐掩映。诗句释义与关键词注释:
- “更阑”解作深夜或半夜,意味着时间已经进入午夜。” 这一表达描绘了时间的流逝,突出了夜深的意境。
- “炙烛”指的是点着火把,用以照明。 在古代,夜晚常常使用蜡烛和火把来照明,以抵御黑暗。这里的“炙”字可能暗示了火焰的温度,给人以温暖的感觉。
- “绣檐”形容建筑的装饰十分精致,如锦绣般华丽。 通常指建筑物上精美的雕刻和装饰,此处用来形容屋檐的精美。
- “金钿”和“翠花”都是古代女子首饰中常用的装饰品,代表着富贵和美丽。 “金钿”通常指的是金色的装饰,而“翠花”则是指翡翠制成的花朵状饰品。
- “心似乱丝眠不得”表达了主人公因心事重重而无法入睡。 “乱丝”比喻纷乱的心绪,形象地描绘了内心世界的复杂和混乱。
- “江楼中夜咽悲笳”描述江边的高楼在夜深人静时,传来悲伤的笳声。 “江楼”可能指的是某个特定的地点,比如江边的城市或乡村中的楼台,而“悲笳”是古代战争中常用于号令士兵的声音,这里可能象征着战事或某种哀愁。
- “咽悲笳”描绘了一种深沉而哀婉的声音,让人感受到一种凄凉和悲伤的氛围。 这种声音可能来自远处的战斗或其他令人不安的事件,增加了诗歌的感染力。
这首诗通过对深夜景象的描述、对人物心理的刻画以及对特定声音的描写,展现了一个深夜时刻的孤独和忧郁氛围。它不仅仅是对自然景色的描绘,更深层次地反映了人物的内心世界和情感状态,体现了作者对于人生、历史和战争的深刻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