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人取远士,得一以为豪。
江左贡千百,选抡今始劳。
占对混童厮,趋跄偕吏曹。
以兹寓绳准,弃髓索皮毛。
遂乃考卷业,成文喧诵号。
其次严保举,虚牍相笼叨。
富儒坐可得,贫儒走滔滔。
有司见其然,厌贱如蓬蒿。
谁知真儒者,百黜宁不遭。
陈生青紫门,佐书越江皋。
秩满在选中,家寒无所操。
虞翻显凭易,买臣进缘骚。
吴士例则然,且毋衒名高。

这首诗是唐代诗人陈晦父所作,内容为:古人取远士,得一以为豪。江左贡千百,选抡今始劳。占对混童厮,趋跄偕吏曹。以兹寓绳准,弃髓索皮毛。遂乃考卷业,成文喧诵号。其次严保举,虚牍相笼叨。富儒坐可得,贫儒走滔滔。有司见其然,厌贱如蓬蒿。

注释解释:

  1. 古人取远士:古人选择贤能的人来担任重要的职位。
  2. 得一以为豪:获得一个人才作为骄傲。
  3. 江左贡千百:在长江以南地区选拔成千上万的人才。
  4. 选抡今始劳:今天选拔人才的工作开始变得劳累了。
  5. 占对混童厮:占卦时与童子一起玩耍。
  6. 趋跄偕吏曹:快步走到官吏那里。
  7. 以兹寓绳准:用这个标准来考核他们。
  8. 弃髓索皮毛:抛弃他们的骨髓和皮毛,只看重他们的表面。
  9. 考卷业:考察他们的学问和才能。
  10. 严保举:严格地推荐。
  11. 虚牍相笼叨:虚假的文件和文书纠缠在一起。
  12. 富儒坐可得:有钱的儒生可以轻松得到官职。
  13. 贫儒走滔滔:贫穷的儒生四处奔波求官无门。
  14. 有司见其然:官员们看到了这种情形。
  15. 厌贱如蓬蒿:厌恶和轻视这些贤能的人就像对待野草一样。

赏析:
这首诗主要表达了作者对于当时社会选拔人才方式的不满以及对真正有能力的人被埋没的无奈。通过描绘古代选拔人才的情景,反映出了当时社会的腐败和不公。同时,也表达了作者对于真正有能力的人的尊重和推崇,以及对于那些被忽视的贤能之人的同情。整首诗语言简练,情感真挚,具有很强的感染力。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