衰迟长在外,矍铄愧征鞍。
世路惊心恶,天风刮面寒。
迢迢人渐远,冉冉岁将残。
今夜梅稍月,同谁共倚栏。
上长平寄杨成之
衰迟长在外,矍铄愧征鞍。世路惊心恶,天风刮面寒。
迢迢人渐远,冉冉岁将残。今夜梅稍月,同谁共倚栏。
诗句注释
- 衰迟长在外:形容自己长期在外漂泊,感到衰老和疲惫。
- 矍铄愧征鞍:尽管精神矍铄,但因长期征战而感到愧疚,因为征鞍代表着出征的马。
- 世路惊心恶:世间的道路充满险恶和不安,令人心生恐惧。
- 迢迢人渐远:远方的人越来越难以相见。
- 冉冉岁将残:时间一年又一年地过去,岁月即将结束。
- 今夜梅稍月:在这个夜晚,我独对着月亮,想念着远方的朋友。
- 同谁共倚栏:不知道该与谁一起在栏杆旁赏月,表达孤独和思念的情感。
翻译赏析
这首诗通过细腻的语言表达了诗人对友人的思念和对战争带来的苦难的感受。从“衰迟长在外”到“世路惊心恶”,诗人描绘了自己在外的艰辛生活和内心的不安。接着,“迢迢人渐远”和“冉冉岁将残”进一步加深了这种孤独和无助的感觉。最后一句“今夜梅稍月,同谁共倚栏”则透露出诗人在月光下独自倚靠栏杆,不知与谁共度这凄凉的夜晚,展现了诗人深沉的情感和无奈的心情。整首诗情感真挚,意境深远,是一首感人的思乡怀友之作。
结语
《上长平寄杨成之》不仅是李俊民个人情感的流露,也反映了当时社会动荡不安、人民颠沛流离的现实。这首诗以其深刻的情感和精湛的艺术手法,成为了金末元初诗歌中的佳作,值得后人细细品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