渺渺亡羊路,悠悠化鹤身。
人间同逆旅,谁主复谁宾。
这首诗是唐代诗人王昌龄的《商山四绝·客》,其原文如下:
一字百题示商君祥(其一)
渺渺亡羊路,悠悠化鹤身。
人间同逆旅,谁主复谁宾。
译文:
在商山的路上行走,每一步都仿佛在寻找一个答案。
就像一只迷失方向的羊,我在寻找着什么。
就像一只飞翔的大雁,我在其中找到了自己的灵魂。
人生如同一场旅行,我们都是过客,彼此之间没有绝对的主次之分。
注释:
- 商山四绝:指唐代诗人王昌龄创作的四首诗作,分别是《商山早行》、《出塞》、《闺怨》和《芙蓉楼送辛渐》。其中《客》是其中的第四篇。
- 一字百题:形容文字或言辞繁多。
- 商君:战国时期秦国的法家代表人物——商鞅。
- 祥:这里可能是指诗人自己的一种精神状态或者心境。
- 逆旅:指旅途中的旅店或者驿站。
- 谁主谁宾:比喻地位高低、主仆关系。
赏析:
这首诗是一首寓言诗,通过描绘商山路上的景象,表达了诗人对于人生的感悟和对自我定位的思考。
“渺渺亡羊路,悠悠化鹤身”这两句诗,描绘了一幅宁静而又孤独的画面。商山路上,一条小路伸向远方,而一只大雁在空中自由翱翔,它们都在追寻着自己的目标。这里的“渺渺”和“悠悠”分别形容了道路的遥远和大雁的自由,暗示了诗人在人生旅途中不断追求却又难以找到方向的困惑。同时,这也反映了诗人内心的孤独和迷茫,他似乎在寻找着属于自己的答案,但又不知道该往哪个方向前进。
“人间同逆旅,谁主复谁宾”这两句诗,则是对整个人生境遇的深刻反思。人生如同一场旅行,每个人都是旅途中的旅客,彼此之间没有绝对的地位高低之分。在这个社会中,我们既是主人也是客人,既扮演着领导的角色也扮演着被领导的角色。这种相互依存的关系,让我们更加珍视与他人的和谐共处,也让我们更加明白,只有团结一致,才能共同面对困难和挑战。
这首诗通过对商山之路的描绘和对人生境遇的反思,表达了诗人对于人生态度的积极思考。他既看到了人生的孤独与迷茫,也看到了人生的机遇与希望。这种积极向上的人生态度,不仅为读者提供了一种心灵的慰藉,也为他们在面对人生困境时提供了宝贵的启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