升斗贪微禄,关河隔故乡。
咏归怀靖节,知足愧张良。
不问黄金尽,犹怜白发长。
江湖风浪急,相喣胜相忘。
注释:
升斗:指微小的量器。微禄:微薄的俸禄。关河:泛指山河,借代家乡。咏归怀靖节:怀念隐居不仕、保持高洁节操的人。知足愧张良:自谦不如汉初的开国功臣张良那样知足知止。相喣:互相帮助。
赏析:
这是一首表达诗人对名利看淡,对朋友之间互相扶持的友情看的重的诗歌。诗人通过描写自己身处异地,远离故乡,思念家乡,思念朋友,抒发自己的思乡之情和对朋友之间互相扶持的友情看得重。
升斗贪微禄,关河隔故乡。
咏归怀靖节,知足愧张良。
不问黄金尽,犹怜白发长。
江湖风浪急,相喣胜相忘。
注释:
升斗:指微小的量器。微禄:微薄的俸禄。关河:泛指山河,借代家乡。咏归怀靖节:怀念隐居不仕、保持高洁节操的人。知足愧张良:自谦不如汉初的开国功臣张良那样知足知止。相喣:互相帮助。
赏析:
这是一首表达诗人对名利看淡,对朋友之间互相扶持的友情看的重的诗歌。诗人通过描写自己身处异地,远离故乡,思念家乡,思念朋友,抒发自己的思乡之情和对朋友之间互相扶持的友情看得重。
岁晚周南见此翁,未应抵苦厌尘笼。 人须老后心方定,诗到工时例合穷。 饭颗尽从嘲杜甫,荆钗元不笑梁鸿。 倚楹三咏鸱枭句,始信《离骚》继国风。 接下来是这首诗的译文: 岁月已晚在南方,见到这个老人,他并不厌恶被尘世所困扰。 人到了老年才能内心安定,诗到了精湛的境界自然会穷尽。 米饭粒都被嘲笑为杜甫的饭颗,荆钗也不会笑梁鸿的荆钗。 倚靠在窗边三遍咏唱鸱枭的诗句,这才相信《离骚》继承了《诗经》。
陶君秀晋人尝为司竹监使因祖渊明尝游五柳庄为立五柳祠在县东西原方见有祠堂诗碑向禹城侯先生司竹时与扶风张明叙六曲李仲常凤翔董彦材从之学如白云楼海棠馆所谓胜游也兵后吾弟主之亦西州衣冠之幸感今慨昔不能不惘然也握手一笑知复何年敢先此以为质兼示鄠亭赵秀才其三 不见长杨馆,人家只翠微。溪流环监署,林影入宫闱。花鸭夜方静,竹䶉秋更肥。青仙无处问,老泪日沾衣 注释译文: 这首诗的开头两句“不见长杨馆
注释: 寄商孟卿:写给商孟卿,商孟卿是作者的好友。 东原:地名,这里指代家乡。 芸窗:指书斋。 张翰:三国时吴国人,因秋风起思念故乡,辞官归隐。 惠连:南朝梁诗人江淹的弟弟谢惠连,因春草生而怀念故园。 王母:《山海经》中说,西王母住在瑶池之侧。 溪翁:泛指隐士。 侯芭:春秋时鲁国贤大夫公仪休,他爱吃鱼,但有人给他送鱼吃时,他会把鱼扔回。 太玄:《老子》中的《太玄》。 赏析:
城荒寺古冷如冰,绛帐谁烧照佛灯。 闲绕空阶观石刻,偶闻音语得乡僧。 注释: - 城荒:城市破败,荒凉无光。 - 寺古:寺庙古老,历史久远。 - 冷于冰:形容寒冷之极,如同冰一般。 - 绛帐:红色的帷帐,古代僧人用以遮蔽的布幔。 - 谁烧:没有人点燃。 - 照佛灯:照亮佛像前的灯笼。 - 闲绕:随意地绕。 - 空阶:空荡的台阶。 - 石刻:石制的雕刻。 - 偶闻:偶然听到。 - 音语
【解析】 此题考查的是诗歌的内容与主题。解答此题,需要把握全诗内容,了解作者的写作背景,体会作者的情感。 第一句“轵道牵羊事已非,更堪行酒着青衣”,写李斯因赵高诬陷而被迫自尽,其妻子被牵连入狱之事已成定局,如今又有人要来劝饮行酒。“轵道”是地名,在今陕西三门峡市陕县。这里指秦朝京城咸阳的北门。李斯曾为秦始皇统一六国立下了汗马功劳,但后来却落得个全家被抄的悲惨结局。李斯的儿子和女儿也都被牵连入狱
陶君秀,晋人,尝为司竹监使。因祖渊明尝游五柳庄为立五柳祠在县东西原方见有祠堂诗碑。向禹城侯先生司竹时与扶风张明叙六曲李仲常凤翔董彦材从之学如白云楼海棠馆所谓胜游也兵后吾弟主之亦西州衣冠之幸感今慨昔不能不惘然也握手一笑知复何年敢先此以为质兼示鄠亭赵秀才 其四 老病乡心重,艰危世契疏。 少年知自立,近日定何如。 渭上千丛玉,陂头半尺鲈。 往来元不恶,容我坐篮舆。 注释: 这首诗是一首七言绝句
《呈公茂》 十五年雪冰相看,风姿依旧照人颜。 自分归隐于野草,君心犹在路旁观。 渭北几时无梦寐,终南处处有清泉。 求田问舍何足惜,伴我太玄草已繁。 注释: 1. 冰雪相看十五年 - 形容时间长久,就像冰雪一样寒冷和明亮。 2. 风姿依旧照人颜 - 形容人物的风采仍然美丽如初。 3. 自分归隐于野草 - 表示自己愿意隐居山林。 4. 君心犹在路旁观 - 表示对方还在路上观望。 5.
宿重阳宫 村落到山尽,轩窗临水多。 野禽如旧识,邻叟渐相过。 林静连官竹,篱疏补女萝。 夜深眠不著,倚杖看星河。 注释: 村落到山尽:村落延伸到山的尽头 轩窗临水多:轩窗对着流水 野禽如旧识:野禽像老朋友一样熟悉 邻叟渐相过:邻居的老人逐渐走过来 林静连官竹:树林安静,连着官家竹子 篱疏补女萝:篱笆稀疏,修补着女萝 夜深眠不著:夜深了还睡不着 倚杖看星河:靠着拐杖观看银河 赏析:
陶君秀,晋人,曾为司竹监使。因祖渊明尝游五柳庄,为立五柳祠堂在县东西原方见有祠堂诗碑。向禹城侯先生司竹时与扶风张明叙六曲;李仲常凤翔董彦材从之学,如白云楼、海棠馆所谓胜游也。兵后吾弟主之,亦西州衣冠之幸。感今慨昔不能不惘然也。握手一笑知复何年敢先此以为质兼示鄠亭赵秀才其二 违别亦已久,萧萧双鬓丝。 自怜多病后,不似早年时。 暮雨千山道,春风五柳祠。 剩留溪上竹,到处刻新诗。 赏析
【解析】 “病中次答”即“病中再次答谢”,这是诗人与友人书信往来的用语,所以第一句应为“病中再次答谢”。第二句的意思是:我离开南塘已经十五年了。第三句的意思是:梁园的狂放不羁的司马之流,是不适合我的。第四句的意思是:我要在药裹里装好身体,用心计去经营世俗之事。第五句的意思是:我将在涌翠亭前的水边,再一次见到我家的清泉。 【答案】 病中再次答谢。 十五年后重返故地,一别南塘; 梁园之狂士不合我意
【注释】 家贫馀四壁:家中贫穷,只有四堵墙壁。 地胜接三乡:地方优越,可以和邻近的三个村庄相媲美。 才赋狂司马:你的才华像汉代的司马相如一样,很有才气。 形容老遂良:你的形象如同古代的良吏,虽然年老体衰,但风度依然端庄。 画眉从尔阔:眉毛画得比原来更加浓密了。 舞袖为谁长?:袖子舞动起来,仿佛要飘到天上去。 生死交情在:即使到了生死关头,我们之间的友情也不会改变。 书绅示不忘
【注释】 衮衮:形容风声。涓涓:指月亮映在水边,波纹细碎如月影。双栖:比喻鸟儿停息。 柳桥:即柳堤。 【赏析】 此为羁旅思归之作。《泊舟老鹳觜》是作者流寓江南时所作的一首七绝诗。诗人以“风”与“浪”、“月”与“沙”为意象,将自然景观与自身情感巧妙结合,表达了诗人的羁旅之愁和思乡之情。 开头二句写景:大风吹拂着老鹳觜嘴(嘴是指江岸的凸出部分),细细的月光洒在沙滩上。颔联两句写舟中所见
【注释】主人情烂熳:主人的感情非常豪迈。客子自奔忙:我独自在奔波忙碌。不见犹频梦,相逢合断肠:即使不相见也能常常梦中相遇,但一旦相逢就足以让人肝肠寸断。秋凉抛药裹,夜雨倒壶觞:秋天凉风袭来,把药包裹起来;夜雨中我倾倒酒杯。 【赏析】首联写离别之情。“主人”指赵帅,是诗人的饯别对象。“情烂熳”即情意豁达,豪爽开朗。“客子”指诗人自己,这里用一个“自”字表明了作者对这次饯别的矛盾心理
【注释】: 汹汹:形容水声浩大。 何时定:什么时候能安定下来? 飘飘:飘荡不定的样子。 着处乡:落脚的地方。 音书黄耳绝:指书信断绝,听不到亲人的消息。 兄弟白眉良:指兄弟之间关系很好。 晚境情偏重:指晚年的感情特别深厚。 良宵:美好的夜晚或深夜。 旧游零落尽:指过去的游历已经全部结束或消失。 别后实难忘:分别后实在难以忘记。 【赏析】: 这首诗是诗人与友人相别的赠答之作
送靳才卿之平阳(注释)这首诗是诗人送友人靳才卿去平阳途中的即兴之作。诗分前后两段,前半为送别,后半写景抒怀。首联两句是送别。颈联两句写沿途所见景色,颔联写初到家乡时的感受,尾联写诗人对友人的思念之情。全诗以送别为线索,情景交融,情深意长。 却向他州去,萧萧雪满簪。 却:回还。向:朝。却向他州去,犹言“返归他乡”。 萧萧:形容风声或雪声。这里借指风雪。 簪:古时女子的一种发饰。 这两句是说
诗句释义及赏析 上阳门外路,日暮独归时。 - 注释: 上阳门是长安城的重要门户之一。日暮表示天色已晚。独归时,表达了诗人在一天的忙碌后独自回家的情景。 - 译文: 站在长安城的上阳门,望着天边的落日,我独自一人踏上归途。 齿发各衰谢,风尘仍别离。 - 注释: 齿发衰谢,指人老去的痕迹,风尘别离,形容因世事变迁而带来的离别感。 - 译文: 虽然岁月留痕,但无论年纪多大,心中始终牵挂着远方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