少从白衫游,气与山峥嵘。
一念堕文字,肠腹期拄撑。
多机天所灾,室暗灯不荧。
拈书枕头睡,鼻息春雷鸣。
泰山与鸿毛,何者为重轻。
蹄泓与渤澥,谁能较亏盈。
如能平其心,一切当自平。
【注释】
“少从白衫游”句:年轻时曾跟随王僧辩出游。
气与山峥嵘:意气高迈,志向远大。
一念堕文字:指沉迷于文事。
肠腹期拄撑:意为心忧如梗,痛苦难忍。
多机天所灾:意为遭逢太多变故。
室暗灯不荧:意思是书房黑暗而灯也不亮。
拈书枕头睡:意谓读书至深夜,仍不能入寐。
鼻息春雷鸣:形容呼吸急促。
泰山与鸿毛,何者为重轻:语出《汉书·司马迁传》,意指泰山和鸿毛,轻重相差悬殊,但二者的价值却一样。
蹄泓与渤澥,谁能较亏盈:语出《庄子·齐物论》,意谓蹄涔的水和渤海的水,谁更清澈?
平其心:意谓消除杂念。
【赏析】
此诗以“书怀”为题,是一首抒发人生感慨的抒情诗。
首联写少年时与友人交往,意气相投;颔联感叹自己沉溺于文事,以致心绪不宁;颈联则进一步说明自己遭受变故,心情沉重。这四句诗通过写人、叙事、抒情的方式,表达了作者对人生的感慨和对现实的不满。
中间四句写夜晚的书房,昏暗不明,灯也点不亮,只能依靠枕头来读书,以至于呼吸急促,如同春天雷声轰鸣一般。这几句诗通过对环境的描绘,形象地展现了作者内心的孤独和无助。
尾联则是全诗的升华。作者用《汉书·司马迁传》中的典故,指出泰山与鸿毛,虽然轻重悬殊,但其价值却一样。同样的道理,蹄涔的水和渤海的水,虽然清澈程度不同,但它们都各有所长,不能简单地比较高低。这里,作者运用对比的方法,强调了事物之间的区别和联系,以及事物自身的价值所在。
整首诗以抒情为主,通过对人生、现实、环境等方面的描写和思考,表达了作者对社会现状的不满和对未来的期望。同时,这首诗也体现了唐代文人追求个性解放、注重精神自由的文学特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