雨馀天气动朝寒,寒食都来数日间。
羯鼓催开小桃李,画屏围出好溪山。
尘埃老我真堪笑,风物撩人欲破悭。
梅雪巳残春过半,一尊无处与公闲。
【注释】
雨馀天气动朝寒,寒食都来数日间:雨水过后天气寒冷,清明节已过了近十天了。羯鼓催开小桃李,画屏围出好溪山:羯鼓敲动,催开了桃花和李花。屏风画出了美丽的山水。
尘埃老我真堪笑,风物撩人欲破悭:尘世的纷扰使我衰老可笑,美好的景色使人心情舒畅,想尽办法享受。
梅雪巳残春过半,一尊无处与公闲:梅花已经落完了,春天已经过了一半,没有地方可以和朋友一起喝酒。
【赏析】
《清明前十日作》是宋代诗人方回的作品。此诗作于作者为官福建期间。诗中描绘了一幅清明时节雨后初晴、风景优美而又人情淡薄的图画。全诗语言平白如话,但意境深远,耐人寻味。
首联写景。“雨馀”、“朝寒”写出了时令特点;“寒食都来数日间”则交代了时序推移。
颔联写景。“羯鼓催开小桃李,画屏围出好溪山”,这两句写清明节日里人们赏景、饮酒、听音乐的情景。“羯鼓催开小桃李”句中“羯鼓”是指羯鼓这种乐器。《羯鼓录》云:“羯鼓,胡乐也。其器圆腹而小腰,两杖间施以木鹅子。”它的声音激越悲壮,能表达出人们内心的激情,故用“羯鼓催开小桃李”来形容。“羯鼓催开小桃李”一句中的“催”字,不仅表明了羯鼓声势浩大,节奏急促的特点,而且表现出作者对于节日气氛的喜爱。“画屏围出好溪山”句中“好溪山”指的就是前面所说的“小桃李”。在“羯鼓催开小桃李”的同时,“画屏围出好溪山”的景象也在读者眼前出现。“溪山”,即山水。这两句写清明节日里人们赏景、饮酒、听音乐的情景。“溪山”,指的就是前面所说的“小桃李”。在“羯鼓催开小桃李”的同时,“溪山”的景象也在读者眼前出现
颈联抒发感慨。“尘埃老我真堪笑,风物撩人欲破悭。”这两句抒发了自己对于名利场中的沉浮得失、对于世间繁华的淡然态度。“尘埃老我真堪笑”,意思是说人到了晚年应该超然物外,不要被世俗所困扰,不要被名利场中的沉浮得失所影响,否则就可笑了。“风物撩人欲破悭”,意思是说世间的美好景色会令人陶醉,甚至想要把钱财都用完,因此要用“破悭”(意为打破吝啬)来形容。
尾联抒发感慨。“梅雪巳残春过半,一尊无处与公闲。”“梅雪”指雪花,这里指下雪。“一尊”指酒杯。“春过半”意谓春天已经过了一半。“公闲”,意谓您清闲无事可以和我一起来欣赏这些美景。
这首诗通过描写清明时节的自然风光,表达了作者对于世事沧桑、人生无常的感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