彼美藏修者,为渔住海乡。
傍沙观鸟迹,临水映萤光。
舟楫须经济,丝纶拟对扬。
得鱼供色养,彩服日升堂。
诗句释义
1 “彼美藏修者,为渔住海乡。”
- “彼美”:指的是那位隐居之人。
- “藏修”:即修身养性,隐居避世。
- “为渔”:意为此人以捕鱼为生,居住在海边的渔村里。
- “傍沙观鸟迹,临水映萤光。”
- “傍沙”:靠近沙滩的地方。
- “观鸟迹”:观察沙滩上鸟类留下的痕迹。
- “临水映萤光”:水面反射出萤火虫的光芒。
- “舟楫须经济,丝纶拟对扬。”
- “舟楫”:小船和大船。
- “须经济”:必须考虑经济问题。
- “丝纶”:比喻治理国家或管理事务。
- “拟对扬”:打算与别人相对待或较量。
- “得鱼供色养,彩服日升堂。”
- “得鱼”:捕鱼后得到食物。
- “供色养”:提供食物以维持生计。
- “彩服日升堂”:穿着华丽的衣服,如同进入厅堂一样。
译文
那美丽的隐居人,居住在海边的渔村。
在沙滩上观赏鸟类留下的足迹,水面映照着萤火虫的光亮。
航行需要考虑到经济因素,治理国家或管理事务要像丝线一样精细。
捕鱼来供应生活所需,穿上华丽衣服就像登上高堂一样光彩照人。
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一位隐居人士在海边渔村的生活。他远离尘嚣,以捕鱼为生,住在海边的渔村里。他喜欢观察沙滩上鸟类的痕迹,欣赏水面上萤火虫的光辉。同时,他也懂得航行需要考虑经济因素,治理国家或管理事务要如丝线般精细。最后,他能通过捕鱼来维持生活,穿华丽的衣服,仿佛进入高堂般光彩夺目。整首诗表达了对隐居生活的赞美和向往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