半空金碧何代楼,仙人鹤驾曾一游。
雕槛看云楚山晓,珠帘卷月湘江秋。
楼前云月长无恙,祢赋崔诗角清壮。
西风忽动庾公尘,仙人仍归九天上。
注释:
黄鹤楼
半空金碧何代楼,仙人鹤驾曾一游。
雕槛看云楚山晓,珠帘卷月湘江秋。
楼前云月长无恙,祢赋崔诗角清壮。
西风忽动庾公尘,仙人仍归九天上。
赏析:
这首诗是一首咏怀古迹的五言律诗。全诗共四联,前两联写诗人登临黄鹤楼时的观感,后两联抒发了诗人对历史人物和典故的引用。
首联“半空金碧何代楼,仙人鹤驾曾一游。”诗人站在黄鹤楼的最高处,俯瞰着这座金碧辉煌、历经沧桑的古代建筑,不禁想起曾经有一位仙人乘着白鹤来到这里游览过。这里的“金碧”指的是黄鹤楼的壮丽景象;“半空”则形象描绘出黄鹤楼的雄伟气势;而“仙人鹤驾”则赋予了这座楼子以神奇的色彩,让人感到它充满了神秘和吸引力。
颔联“雕槛看云楚山晓,珠帘卷月湘江秋。”诗人登上高楼,透过雕花栏杆远望,只见楚山在清晨的薄雾中若隐若现,宛如一幅淡淡的水墨画。而当夜幕降临,皎洁的月光洒满湘江,珠帘般的月亮倒映其中,仿佛给这美丽的景色增添了几分诗意。这里的“雕槛”是指黄鹤楼的栏杆;“云”指的是楚山的云雾;而“珠帘卷月”则形容了湘江两岸的美景如诗如画。
接下来两句“楼前云月长无恙,祢赋崔诗角清壮。”诗人感慨万分地回忆起历史上的两位才子祢衡和崔颢,他们都曾在黄鹤楼留下过不朽的诗篇。他们的作品虽然历经时间的洗礼,但仍然保持着清新脱俗的风格。这里的“楼前云月”指的是黄鹤楼前面的景色;“长无恙”则意味着这些景色一直陪伴着诗人走过了许多年;而“祢赋崔诗角清壮”则是借用两位诗人的名字来表达自己对他们作品的赞赏之情。
最后两句“西风忽动庾公尘,仙人仍归九天上。”诗人感叹时光荏苒,世事无常,西风已经吹散了庾信当年的足迹。而那位仙人却依然回到天界之上继续他的修行之旅。这里的“西风”指的是秋风,象征着岁月的流逝;“庾公尘”则是指庾信所遗留下来的足迹;而“九天上”则表达了诗人对仙人高超修为的向往与敬仰之情。
整首诗通过对黄鹤楼的描绘以及历史典故的引用,展现了诗人对古代文化的热爱和对美好生活的追求。同时,也表达了诗人对时光流逝的无奈以及对仙境生活的向往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