侍臣催讲御阶西,云静觚棱晓色低。
天辟神州卑两汉,地连碣石转三齐。
含香昼永闲青琐,视草堂幽湿紫泥。
最忆东山老松树,秋风应有鹤来栖。
【注释】
侍臣:指翰林学士。次(cì):即“次韵”。云静觚棱晓色低:云层静止,宫殿的屋脊在晨光中显得十分低矮。觚棱,殿檐上翘起的兽形瓦当,因形状像角而得名;晓色低,指晨光照到殿脊上。天辟神州卑两汉,地连碣石转三齐:开辟疆域,把汉朝放在下面,把齐国放在上面。天辟,上天开辟。神州,指中原地区。两汉,指西汉和东汉。齐,指战国时的齐国。转三齐,指东山、西山、北山三处地名。
含香昼永闲青琐,视草堂幽湿紫泥。
含香:宫中嫔妃们所焚香的地方。青琐,皇帝宫殿门前用翡翠玉石镶嵌的门扇,这里指代皇宫。视草堂,古代大臣起草诏令或奏章时办公的地方,后泛指官署。紫泥,古代皇帝用以封缄重要文书的红色泥土,这里借指朝廷。
最忆东山老松树,秋风应有鹤来栖:东山,东晋谢安隐居的别墅,位于会稽郡东面。老松树,指东山之松。鹤,传说中有仙禽之称。
赏析:
此诗是作者应翰林学士之请而作的一首咏怀诗。全诗前四句写景,后二句抒情。首联写诗人清晨登御阶西望,只见宫殿屋脊在晨曦中显得低矮,天空湛蓝无云,云朵静止不动。颔联写诗人认为开辟了辽阔疆域,将汉朝放在下面,将齐放在上面,并自比为东山之松,意谓自己虽然身处高官显位却能保持节操不渝。颈联写诗人在朝堂上办公时思念故国,看到宫门上的紫泥封缄着重要的文书,感到心情惆怅不已。尾联写诗人回忆起东山的老松树和鹤,表达了他对故国的眷恋。整首诗语言简练,意境开阔,表现了诗人忧国忧民的情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