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亲忘子亦堪怜,锄底黄金岂偶然。
简册本期敦薄俗,晋人曾说邓攸贤。

《题郭巨逢金卷》是明朝王行创作的七言绝句。以下是对这首诗的逐句释义及其赏析:

  1. “为亲忘子亦堪怜”
  • 关键词解释:“为亲忘子”意味着为了亲人而忽视了自己的儿子,表现出牺牲和奉献的精神。
  • 诗句注释:这里的“亲”指的是自己的父母或家人,“子”则可能代指自己的儿子或其他家庭成员。
  • 赏析背景:在古代社会,家庭关系极为重要,尤其是亲子之间的情感纠葛,常常需要做出重大的选择。王行通过这句诗,表达了对于家庭责任和亲情的重视,同时也反映了当时社会对于这种牺牲的认可和同情。
  1. “锄底黄金岂偶然”
  • 关键词解释:“锄底黄金”比喻辛勤劳作的成果,暗示了付出与回报的关系。
  • 诗句注释:这里的“锄底”可能指的是农田劳动中的辛苦工作,“黄金”则象征着劳动成果的价值。
  • 赏析背景:在农业社会中,土地是最基本的生产资料,农民通过辛勤耕作来维持生计。这句诗反映了农民对于土地的深厚感情以及他们对辛勤劳作成果的珍视。
  1. “简册本期敦薄俗,晋人曾说邓攸贤”
  • 关键词解释:“简册本期”指的是书写在卷轴上的简牍,这里泛指文字记录;“敦薄俗”意味着提倡良好风俗,反对奢侈浪费;“晋人”特指晋朝(公元317年-420年)的某人,此处可能是借用历史典故表达某种理念。
  • 诗句注释:这里的“敦薄俗”意指培养简朴的民风,反对奢华,强调节俭生活的重要性。
  • 赏析背景:晋朝是中国历史上著名的文化盛世,其政治清明、经济繁荣、文化昌盛。王行通过这句诗,可能是想借古喻今,强调在当时的社会背景下,节俭不仅是美德,更是治国安邦的根本。

王行的《题郭巨逢金卷》不仅是一首表达亲情、劳动价值和节俭美德的诗歌,也是一首具有深刻思想内涵和历史背景的作品。通过对这首诗的深入理解和赏析,可以更全面地把握王行的思想情感和时代风貌。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