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苑貌山水,见墨不见笔。
继者惟巨然,笔从墨间出。
南宫实游戏,父子并超轶。
岂曰董是师,赓歌偶同律。
高侯生古燕,下笔蜕凡骨。
舂容米家气,荦确老僧质。
沄沄水墨中,探破造化窟。
尝图得钟观,景象照云日。
长松更飞泉,霞彩互飘歘。
今朝见兹画,临写意无失。
惨淡入窈冥,棱层隔岑蔚。
乃知赵云子,后欲复奇逸。
高堂时一舒,六月气萧瑟。
平生丘壑性,尘土欣已拂。
因之兴我怀,山中斸苓术。
这首诗是明代著名文学家、画家唐寅的作品,名为《题赵元临高房山钟观图》。下面我将对这首诗逐句进行注释和翻译:
诗句注释:
北苑貌山水,见墨不见笔。
(北苑)指的是北宋时期的画坛,当时以绘画技巧著称。
(貌)这里指模仿、学习的意思。
(山水)即指山水画。
(见墨不见笔)意为只学到了笔墨的技巧,而没有领会到大自然的精髓。继者惟巨然,笔从墨间出。
(继者)指的是继承前人的画风。
(巨然)即五代时期的画家荆浩,他擅长写意山水画。
(笔从墨间出)意为在用墨的过程中,笔触自然流露出来,形成了独特的风格。南宫实游戏,父子并超轶。
(南宫)指的是南宋时期的画派,强调笔墨的自由运用。
(游戏)这里指绘画时不拘一格,自由发挥。
(父子并超轶)意为父子俩的画风都超越了常规,表现出了非凡的艺术才华。岂曰董是师,赓歌偶同律。
(岂曰)意为谁说。
(董是师)指的是董源,他是南宗山水画的代表人物之一。
(赓歌)意为诗歌。
(偶同律)意为偶然与规律相合。高侯生古燕,下笔蜕凡骨。
(高侯)指的是高克恭,他是金代的画家,以山水画闻名。
(生古燕)意为生于古代的燕子,寓意着高克恭的画作充满了古典韵味。
(下笔蜕凡骨)意为下笔之处脱离了凡俗,展现出超凡脱俗的艺术境界。舂容米家气,荦确老僧质。
(舂容)意为质朴无华。
(米家)指的是米芾,他是宋代的书法家、画家,以书法和绘画著称。
(荦确)意为突出而不平凡。
(老僧质)意为老和尚的品质。沄沄水墨中,探破造化窟。
(沄沄)意为水流的样子,这里比喻水墨的流动。
(探破造化窟)意为探索自然的奥秘,发现了自然界的秘密。尝图得钟观,景象照云日。
(尝图得钟观)意为尝试绘制钟山的风景。
(景象照云日)意为描绘出的景色宛如云天相接,给人一种壮丽的感觉。长松更飞泉,霞彩互飘歘。
(长松)意为高大的松树。
(飞泉)意为瀑布般的泉水。
(霞彩互飘歘)意为天空中的云彩相互交织,呈现出美丽的画面。今朝见兹画,临写意无失。
(今朝)意为今日。
(兹画)指这幅画作。
(临写意无失)意为仔细观察这幅画作,能够准确地临摹出其中的意思。惨淡入窈冥,棱层隔岑蔚。
(惨淡)意为暗淡、深沉。
(窈冥)意为深邃幽暗。
(棱层)意为层次分明。
(岑蔚)意为山势高峻的样子。乃知赵云子,后欲复奇逸。
(乃知)意为由此知道。
(赵云子)指的是赵孟頫,他是元代的画家、书法家。
(后欲复奇逸)意为他之后想要恢复这种奇特而飘逸的风格。高堂时一舒,六月气萧瑟。
(高堂)意为高大的殿堂。
(时一舒)意为时不时地舒展一下。
(六月气萧瑟)意为六月的天气显得萧瑟而寒冷。平生丘壑性,尘土欣已拂。
(平生)意为一生下来就拥有的本性。
(丘壑性)意为喜爱山水的性格。
(尘土欣已拂)意为经过岁月的洗礼,已经将尘埃洗净,展现出内心的纯洁与宁静。因之兴我怀,山中斸苓术。
(因之)意为因此。
(兴我怀)意为激发起我的情怀。
(山中斸苓术)意为山上采集的茯苓草药。
译文:
我欣赏这幅高房山钟观图,只见到墨色的运用,却没能感受到笔触的自然流露。继者的画风继承了巨然的风格,笔下的自然景物仿佛是在笔墨中自然形成。南宫的画家们游戏于笔墨之间,他们的父亲和儿子们都超越了常规,展现了非凡的艺术才华。有人说董源是他们的老师,但他们只是偶然地与规律相合而已。高克恭先生生长于古代的燕子之中,他的画作脱离了凡俗,展现出超凡脱俗的艺术境界。他的作品中充满了质朴无华的气息,体现了老和尚的品质。他的画作在水墨的流动中,探索着自然的奥秘,发现了自然界的秘密。我曾尝试绘制钟山的风景,描绘出的景色宛如云天相接,给人一种壮丽的感觉。高大的松树和瀑布般的泉水相互交织,天空中的云彩也相互飘扬。今日见到这幅画作,临摹它时能够准确地捕捉到其中的意义。画面中的景色暗淡而深远,层次分明,山势高峻的样子让人感叹不已。由此我知道赵孟頫先生是一位后欲复奇逸的人。他在高堂上时常展开这幅画,六月的天气显得萧瑟。他一生喜欢山水的性格,经过岁月的洗礼,已经将尘埃洗净,展现出内心的纯洁与宁静。因此我被激发起我的情怀,去山中采集茯苓草药。
赏析:
这首诗通过对一幅山水画的描述,展现了作者对艺术的理解和感悟。诗中不仅描绘了画中的美景,还通过对比和衬托的方式,表达了对画家技艺的认可以及对自然之美的赞美。《题赵元临高房山钟观图》以其精湛的绘画技艺、深厚的文化内涵和丰富的情感表达,成为了中国古典诗词中的佳作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