漳水南边郡,闽乡到此穷。
地偏冬少雪,海近夜多风。
百粤山川属,三吴景物同。
昔贤遗化在,千载紫阳翁。
临漳杂诗十首 其一
漳水南边郡,闽乡到此穷。
地偏冬少雪,海近夜多风。
百粤山川属,三吴景物同。
昔贤遗化在,千载紫阳翁。
注释解析:
- 漳水南边郡,闽乡到此穷。
- “漳水南边郡”:指的是福建省南部沿海地区,地处漳州的漳江之南。
- “闽乡到此穷”:表达了诗人到达此地时的感慨与穷困状态。
- 地偏冬少雪,海近夜多风。
- “地偏冬少雪”:描述了该地区冬季天气的特点,通常冬季较为寒冷且降雪较少。
- “海近夜多风”:指出了地理位置的靠近海洋,夜晚常常受到海风的影响。
- 百粤山川属,三吴景物同。
- “百粤山川属”:百粤指的是广东和广西一带,这里的山川属于这一地区。
- “三吴景物同”:三吴指的是江苏、浙江和上海一带,这里的景物与其他地区相似。
- 昔贤遗化在,千载紫阳翁。
- “昔贤遗化”:指古代的贤人留下的文化或风范。
- “千载紫阳翁”:紫阳翁可能是指历史上著名的人物,如张紫阳(张载),千载表示长时间的历史传承。
赏析:
这首诗通过描绘地理位置、气候特点及历史文化,展现了诗人对闽乡的独特感情和深刻的文化认同。通过对自然景观的描绘,传达了对家乡的眷恋以及对历史文化遗产的尊重。整体而言,这首诗不仅记录了诗人的个人经历和所见所感,还反映了明代福建地区独特的地理环境和文化氛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