帝都冠盖尽才贤,两载追随得后先。
珠履食鱼春日上,褐衣骑马朔风前。
苏公去蜀八千里,韩子客京三十年。
从古辛勤有名誉,惭予早赋式微篇。

【注释】

帝都:京城,指京都长安。冠盖:车马的华盖、车盖。才贤:才能出众的人。后先:指次序先后。珠履:用珍珠装饰的鞋子。食鱼:以鱼肉为食。春日:春天的日子。褐衣:粗布衣服。骑马:骑着马。苏公:指苏轼。去蜀:离开四川。八千里:形容距离遥远。韩子:指韩愈。客京:客居在长安。三十年:指三十年前。辛勤:辛苦勤劳。名誉:名望和地位。式微篇:即《式微》这首诗。

【赏析】

此诗是诗人在长安时与友人告别之作,写送别之情,抒怀才不遇之感。首联说京都长安人才辈出;颔联说同僚中自己位列在前;颈联说苏公远赴万里之外,韩子也客居京城多年;尾联说自古以来有才华的人,都曾遭受过艰难困苦,而作者却早有“式微”之叹。全诗语言质朴平易,风格朴实自然,表现了诗人对仕进的热切期望及对现实不遇的感慨之情。

首联点明送别的地点和时间,表明自己是在京师任职,与同僚们相聚共事,相互勉励,共同奋进。“两载”说明在京师任职的时间。“得后先”表示自己在同僚中位居前列。“冠盖”,指车马华盖,用以比喻朝廷显贵和官员;“才贤”,指德才兼备的人才。这两句说京都长安人才辈出,都是德才兼备的贤才。这里既赞美了京师的人才济济,又暗示了诗人自己的抱负不凡。

颔联是说自己与同僚们的交往十分密切,彼此之间关系非常融洽。“珠履”用《庄子·让王》中的典故,说尧想把天下让给许由,许由不受,便从山上跑下来。他脚穿珠玉做的鞋子,所以叫“綪履”。这里借喻同僚们的官服上缀着珠玉之类的装饰物,穿着珠履,光华耀目;他们以鱼肉为食,生活富裕,因此春日里常常外出游赏。这一句表达了诗人对同僚们的赞赏和羡慕。“褐衣”则是指杜甫在《奉赠韦左丞丈二十二韵》一诗中所说的“朱门酒肉臭,路有冻死骨”,以及他自己所写的“朱门酒肉臭,路有冻死骨”的诗句。这些诗句揭露了当时统治阶级的奢侈腐化,表达了诗人对贫苦人民的同情和关怀。这一句则表达了诗人对贫困人民的同情和关怀。

颈联是对苏公的赞颂和对韩子的怀念。“苏公”指苏东坡,他在唐宋八大家中最为著名。他一生坎坷,曾多次流离失所,但始终不改其志。“韩子”指韩愈,他是唐朝古文运动的倡导者,也是一位才华横溢的诗人。他曾长期客居长安,与许多文人雅士交游甚密。这两句赞扬苏、韩两位前辈在困境中仍不忘国家大事,为国家的繁荣富强而努力奋斗。同时,也表达了诗人对这两位前辈的敬仰之情。

尾联则是诗人自谦之辞。“从古”表示自古以来都有人遭受过艰难困苦;“辛勤”则是指勤奋努力,不辞辛劳地工作;“名誉”则是指声名和地位;“式微”则是指衰微败落的意思。这两句表达了诗人对于自己的处境和遭遇深感无奈,同时也表达了对自己前途的担忧之情。

这首诗语言朴实自然,风格朴实自然。它通过描写诗人与同僚们的友谊,展示了诗人胸怀壮志、奋发向上的精神风貌,同时也表达了他对同僚们遭遇的关心和同情之情。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