驱车适秦京,策马来燕国。
所见何堂堂,莫非侯与伯。
甲第金张家,乙观王谢宅。
旌节出广衢,百步人辟易。
威权自其口,气焰何烜赫。
安知公餗倾,反掌遂狼藉。
鲁连彼何人,肆志宁自适。

【注释】:

  1. 杂赋(zhù fù):古代文学中一种以辞赋为主的杂文。七首:指此诗为杂赋中的第七篇。
  2. 驱车:驱马,骑马。适秦京,到秦国的京城长安。
  3. 策马:骑着马。来燕国,来到燕国的首都蓟。
  4. 堂堂:雄伟壮观的样子。侯与伯:这里指诸侯王。
  5. 甲第:高门大户,豪门大宅。金张家:即张敞、张禹家族,西汉初年权臣,封金氏,称金氏侯,故称金张家。
  6. 乙观:乙商,战国时赵国贵族。王谢宅:指王羲之和谢安两家的宅第。
  7. 旌节:古代官员的指挥杖和符节。广衢:大街、大道。
  8. 百步:指一百步的距离。人辟易:使百步之内的人都感到畏惧。
  9. 威权:权势。口:说话。自其口:由他说了算。
  10. 安知:怎么知道。公餗(su):公的器物,比喻国家政权。倾:颠覆。
  11. 反掌:反手之间的意思。遂:就。狼藉(jí):乱七八糟的样子。
  12. 鲁连:即鲁仲连,战国时著名的纵横家和侠义家。
    【译文】:
    我骑马去京城长安,又骑着马来游燕国。
    所见之处何等气派,莫非是诸侯王侯和伯父?
    那些豪门大户的住宅,像张敞、张禹一样;那些王谢两族的宅第,也如乙商一般豪奢。
    官员们从大街上走过,百步开外的人们都要避让。
    权势全凭他一句话,气势多么嚣张。
    谁知他们一旦倒台,国家就乱成一团糟。
    那鲁仲连是何等豪杰,自由自在地行事。
    【赏析】:
    这首诗是东汉诗人班固的《杂赋》里的第四篇,也是一篇很精彩的作品。作者在这篇赋里通过生动的对比手法,描绘出当时社会上层人物骄奢淫逸的生活,揭露他们骄横跋扈的丑态,同时寄托着作者对于当时政治腐败的不满和愤慨。
    “驱车适秦京,策马来燕国”,这是说笔者骑着马去往长安,也骑着马来游燕国。这两句是写笔者自己,表现了笔者对旅途风光的喜爱之情。
    “见者何煌煌?皆侯伯云。”这里的“煌煌”形容豪华富贵的景象。“侯伯”指的是诸侯王侯和伯父。这两句话是写笔者看到那些权贵们的豪宅豪富,都像是侯王伯父一样。
    “甲第金张家”,这里的“甲第”指的是豪门显贵的住宅,“金张家”指的是张敞、张禹这两家的住宅,都是权贵豪门的象征。“乙观王谢宅”,这里的“乙观”指的是王羲之和谢安两家的宅第。王羲之和谢安都是东晋名士,他们的宅第也是豪门显贵的代表。“旌节出广衢,百步人辟易”。这里的“旌节”是指官员的仪仗队,“广衢”指的是宽敞的街道,“辟易”意思是让人退避三舍。这两句话是写官员们在街上走过,百步之外的人都得退避三舍,表现出他们威严可畏。
    “威权自其口,气焰何烜赫”。这里的“威权”是指权势,“烜赫”意思是声势很大。这两句话是说这些官员的权势都是出自他们的口,而且声势十分嚣张。
    “安知公餗倾,反掌遂狼藉。”“公餗”是指公家的财物,“餗”在这里是动词,意思是倾倒、毁灭。“反掌”意思是举手之劳。这两句话是说不知道那些官员的势力一旦崩溃,国家就会陷入混乱的状态。
    “鲁连彼何人,肆志宁自适”。这里的“鲁连”指的是战国时期的纵横家鲁仲连,他是著名的侠义家。这两句话是说那些鲁仲连一样的侠义家们,他们能够随心所欲,不拘小节。
    整篇赋通过对权贵豪门的描写,讽刺了当时社会的腐败和黑暗,表达了作者对这种腐败现象的不满和愤慨。同时,这篇赋也体现了作者对于英雄豪杰、侠义家们的赞扬和敬仰。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