戊申之岁暮春初,二月四日天气舒。
我兄行年五十旦,今日初度喜乐胥。
东风吹绿盈桑榆,蔼蔼佳瑞充门闾。
堂上拜母答劳劬,儿侄妇女联裳裾。
亲朋杂遝亦来趍,献寿既毕坐亭庐。
筵前清酒列百壶,剩刲鹅鸡剥羊猪。
俗乐次第鸣琶竽,年当富贵非可诬。
此乐之外复何如,惜哉仲弟留京都。
不及奉觞同笑呼,朝来起望东天隅。
再拜祝兄不敢谀,愿兄寿年八十馀。
种田有秋倍获租,登山足樵水足渔。
奉我慈母永无虞,子孙识字作农夫。
莫羡系紫并纡朱,想兄今日甚欢娱。
还曾念及弟也无,弟也十载走官涂。
备尝苦澹忘甘腴,年来霜雪生眉须。
颇觉厌佩腰间鱼,便欲挂冠遂悬车。
行问君王乞鉴湖,长歌式微赋归欤,与兄共读先人书。

【注释】

戊申之岁:指宋神宗熙宁九年(1076)。

舒:舒展。

行年五十旦:年龄满五十岁。

东风吹绿:春风拂动桑榆树,使树叶变绿。

蔼蔼佳瑞:形容吉祥如意。

堂上拜母:在堂上向母亲行礼,感谢母亲的抚养之恩。

儿侄妇女:儿子、侄子和妻子儿女们。

亲朋杂遝:亲戚朋友纷纷前来祝贺。趍:跟随。

献寿:向主人敬酒祝寿。既毕:结束。坐亭庐:坐在亭子里休息。

筵前清酒:摆满了酒杯的筵席前的清酒。列百壶;一壶壶地陈列着。

剩刲鹅鸡剥羊猪:宰杀的鹅、鸡、羊、猪等。

俗乐次第鸣琶竽:按次序演奏各种民间乐器。

年当富贵非可诬:今年应当是富贵之年,不可诬言。

此乐之外复何如:除此之外还有什么乐趣?

惜哉仲弟留京都:可惜我的弟弟留在京都不能来参加。

不及奉觞同笑呼:比不上共同举杯欢笑。

朝来起望东天隅:早晨起来望着东方的天际。

再拜祝兄不敢谀:再次叩首祝愿兄长。

敢:表示恭敬的口气词。

长歌式微赋归欤:以长歌的形式抒发辞官归隐的愿望。

与兄共读先人书:与兄长一起阅读先祖的书籍。

【赏析】

《送子进》是一首祝寿诗,也是一篇抒情之作。作者以“长歌”起兴,借歌代词,表达出对友人的深情厚谊。全诗语言质朴流畅,情感真挚深沉,风格自然朴实,充分表现了作者的真情实感和豪放洒脱的个性。

开头四句写诗人自己作客在外,而兄长却已经满五十岁了。“戊申之岁暮春初”,是说诗人自己是在戊申年的暮春时节来到京都的;“二月四日天气舒”,则是说兄长是在二月四日这一天庆祝五十岁生日的。诗人从自己落脚京都的时间说起,为下文写兄长的生辰作了铺垫。“我兄行年五十旦”,点出了兄长的年龄和生日;接着写“今日初度喜乐胥”,说明兄长今天的生日宴会非常热闹。这里,诗人把“喜乐”一词用得极为贴切,既表达了自己的内心感受,又渲染了喜庆的气氛,使人感到亲切感人。“东风吹绿盈桑榆,蔼蔼佳瑞充门闾”,写春天到来时,东风送来了暖意,阳光照耀在屋檐之上,使得桑榆树也披上了绿叶,充满了吉祥的征兆。门前也显得格外繁华热闹,洋溢着喜庆的气息。这里,诗人运用了“东风吹绿”“桑榆”、“蔼蔼”等词语,将春风吹拂、阳光照映、绿叶覆盖和家门兴旺的景象描绘得惟妙惟肖,生动传神。同时,诗人还巧妙地借用了“佳瑞”一词,将美好的吉祥之气布满了家家户户,烘托出节日气氛的浓厚,使人们感受到一种温馨祥和的氛围。

中间四句写兄弟俩在堂上拜谢母恩的情景。“堂上拜母答劳劬”,写兄长在堂上亲自给母亲行礼道谢,感谢母亲的辛勤操劳;“儿侄妇女联裳裾”,写儿子、侄子、儿媳妇和女儿们也都穿着新衣跟着行礼道贺。这两句诗通过描写兄长给母亲拜谢的情景,突出了家庭和睦、子孙孝顺的主题,表现出家庭成员之间互相关心、相互尊重的美好风尚。

“亲朋杂遝亦来趍”,则进一步描绘了宴会上的盛况场面。亲戚朋友纷至沓来,络绎不绝,有的前来祝贺,有的前来庆贺,有的前来观看,有的则留下来喝酒聊天,场面十分热闹。“献寿既毕坐亭庐”,“献寿”是指给兄长敬酒祝寿,而“坐亭庐”则是指留下来继续饮酒交谈,没有离开的意思。这两句诗通过描写宴会上的盛况景象,突出了友情深厚、亲情融洽的主题,表现了人们对兄长的深深祝福之情。

接下来八句诗分别从不同的角度对兄长进行了赞颂。“筵前清酒列百壶”,写宴会上的酒菜摆放得十分讲究,有各种美酒供宾客享用,而且数量之多令人惊叹不已;“剩刲鹅鸡剥羊猪”,写宴会上宰杀的各种家禽家畜应有尽有,让人垂涎欲滴;“俗乐次第鸣琵琶”,写宴会上奏响了各式各样的乐曲,如琵琶、筝等传统乐器,让宾客们欣赏到美妙的音乐;“年当富贵非可诬”,则直接赞扬兄长今年应该大富大贵了,这是对他一生勤劳努力的结果给予肯定。最后两句“此乐之外复何如,惜哉仲弟留京都”,则是诗人发出了惋惜之情,因为自己要留在京都而不能陪伴兄长度过这个喜庆日子。

整首诗语言质朴流畅,情感真挚深沉,风格自然朴实,充分表达了作者对兄长的深情厚谊和美好祝愿。同时,这首诗还通过对宴会上的盛况描写,突出了友情深厚、亲情融洽的主题,使人们在欣赏诗歌的同时,也能够感受到浓厚的亲情氛围。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