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爱平泉景,依稀类午芹。
龙祠新壮观,孔庙旧遗文。
村舍鱼鳞次,山泉燕尾分。
独怜崖畔柏,晚翠碍行云。
【赏析】
这首诗是诗人游览平泉时所写。前四句赞美平泉的景色,后四句写景兼寓情。“为爱平泉景,依稀类午芹”二句,点明题意,说明诗人游历平泉,喜爱其自然风光,觉得它的山山水水、草木树木与春日的午时芹相似,从而引出下文对平泉景物的描绘。
首联“至平泉”三字,点出诗题,表明了诗人游历平泉的目的。平泉在今河北省滦平县西北,这里原为汉初燕王刘胜的旧居,因汉武帝封禅于此,遂改名平泉。此联即点明平泉,并交代了此行的目的。颔联“龙祠新壮观,孔庙旧遗文”,“龙祠”,指孔子庙前的龙神庙;“孔庙”,指孔子庙,即孔林;“遗文”,指孔子及其弟子的遗物。两句写平泉的自然景物之美,又暗用典故。“龙祠”即孔庙中的龙神庙,汉代建于太学中,以奉祀孔子,称“先师”。《后汉书》说:“天下诸生相与会于东海堂,皆讲论乡党祭礼、容服、声音、住所。”此处“新壮观”是指孔子庙的新建筑。而孔子死后,他的弟子们把他的遗体埋葬于防墓(今山东曲阜),后人尊称为“孔林”;至于孔子的衣冠冢,则称“孔冢”,亦称“孔子故宅”,即孔林中的孔庙。“旧遗文”指的是孔子及其弟子的遗物,这也就是孔子庙的文物。孔子庙是古代祭祀孔子的场所,孔子去世后,其弟子们就在他的墓旁盖了一座房子,作为祭奠之地,后来这个地方就叫孔林。到了汉代,为了供奉孔子,又在孔林中建立了孔庙。所以这里的“龙祠”即指孔庙;“孔庙旧遗文”即指孔林。这两句诗通过描写孔庙和孔林的景物,表现了作者对孔子及其弟子们的崇敬之情。
颈联“村舍鱼鳞次,山泉燕尾分”,写的是平泉周围的村庄和山间的溪流。“鱼鳞次”和“燕尾分”都是形容水流的形状,形象地描绘出溪水中的鱼儿和飞鸟自由自在地穿梭、翱翔的情景。这两句诗通过细腻的描绘,表现出了平泉周围优美的自然环境,也表达了作者对此的喜爱之情。
尾联“独怜崖畔柏,晚翠碍行云”。诗人在欣赏完平泉的美景之后,来到了崖畔。他看着那棵孤独的柏树,感到十分惋惜;因为这棵柏树挡住了夕阳的余晖,使得天空变得暗淡起来,就像云彩一样被遮住了一样。这两句诗既写出了诗人对柏树的喜爱,又写出了他对夕阳下景色的留恋之情。同时,这也反映了诗人内心的忧郁与孤独。
这首诗通过对平泉自然景物的描绘,表达了作者对孔子及其弟子们的崇敬之情以及对大自然的热爱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