短棹轻蓑泛泛舟,满江烟雨雪初收。
天旋岸转疑行马,心旷神闲愧野鸥。
云抹山腰凝暮霭,浪添沙觜漾春流。
不知何处归帆急,远挂潇湘一段愁。

过湘潭

短棹轻蓑泛泛舟,满江烟雨雪初收。

天旋岸转疑行马,心旷神闲愧野鸥。

云抹山腰凝暮霭,浪添沙觜漾春流。

不知何处归帆急,远挂潇湘一段愁。

注释:

  1. 过湘潭:经过湘潭这个地方。
  2. 短棹轻蓑:指小船上的短桨和渔民的蓑衣(一种用来防雨的工具)。
  3. 泛泛舟:形容船在水上轻轻摇曳,没有目的地漂泊。
  4. 烟雨雪初收:指雾气、细雨和雪花刚刚停歇。
  5. 天旋岸转疑行马:天空旋转,江岸转动,好像自己像是在骑马一样。
  6. 心旷神闲愧野鸥:心情开阔,精神轻松,却觉得自己不如野鸥自在。
  7. 云抹山腰凝暮霭:云层遮住了山腰,使山上的暮霭显得更加浓密。
  8. 浪添沙觜漾春流:波浪拍打沙滩,使春水泛起波纹。
  9. 不知何处归帆急:不知道哪里的帆船正在急速前进。
    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在经过湘潭时,所见所感的美景和心境。诗人乘坐着小船,在烟雨朦胧的江面上缓缓前行,仿佛在享受一种独特的宁静和自由。然而,他的心情却有些不安,因为他知道,这种宁静和自由的背后,可能隐藏着未知的风险和挑战。
    诗的第一句“短棹轻蓑泛泛舟”,形象地描绘了诗人乘坐小船的情景。这里的“短棹”指的是船上的短桨,而“轻蓑”则是指渔民的蓑衣,象征着简朴的生活。诗人坐在船上,似乎忘记了一切烦恼,只是静静地欣赏着沿途的风景。
    第二句“满江烟雨雪初收”,则是对整个场景的概括。烟雨蒙蒙的景象让人感到神秘而美丽,而随着天气的变化,这些景象也即将消失。诗人用“初收”一词,表达了他对这种变化的喜悦和感慨。
    接下来的句子,诗人开始抒发自己的感受:“天旋岸转疑行马,心旷神闲愧野鸥。”这里,他将自己比作骑马的人,而把野鸥比作自己的心灵。他认为自己在大自然面前,就像是一只自在飞翔的鸟儿,而自己则更像是被缰绳束缚的马匹,无法真正自由地奔跑。这种对比,既表现了他的自我反思,又揭示了他的内心矛盾。
    接下来的几句,诗人继续描绘他所看到的景色:“云抹山腰凝暮霭”,“浪添沙觜漾春流”。这些诗句中,他运用了一些生动的比喻和形象的语言,使得整首诗充满了诗意和画面感。
    最后一句“不知何处归帆急,远挂潇湘一段愁”,则是全诗的高潮。这句诗表达了诗人对归途的担忧和思念。他的船只正朝着远方驶去,而那些归家的船只却显得急促而匆忙。这种对比,使得诗人不禁感叹人生的无常和无奈。同时,这也暗示了他内心的孤独和迷茫。
    这首诗通过描绘一幅美丽的自然画卷,展现了诗人内心的情感世界。他既有对自然的热爱和赞美,也有对人生困境的无奈和感慨。这种复杂的情感,使得诗歌具有了更深层次的意义和价值。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