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山高处雨声寒,倦客天涯兴已阑。
地隔湖湘书故远,云连巴蜀道应难。
曾悲夜月青衫湿,又怯秋风白苎单。
松菊成荒归未得,病躯深悔误儒冠。

安化山行二首其一

万山高处雨声寒,倦客天涯兴已阑。

地隔湖湘书故远,云连巴蜀道应难。

曾悲夜月青衫湿,又怯秋风白苎单。

松菊成荒归未得,病躯深悔误儒冠。

注释:

安化山行二首其一:这是组诗中的第二首。此诗写旅途中所见所感。首句写高山顶的雨声使人感到寒气袭人。次句点出自己是一位在旅途中的游子,心中无限感慨,因为身在异乡而思念家乡,所以感到兴味阑珊,兴致不再。第三句以一“隔”字和一“连”字来表现地理环境的险阻。第四句用“夜月”与“秋风”两幅画面,抒发了游子的孤独和苦闷。第五句运用典故,表达了对故乡、亲人的思念之情。第六句通过对比,进一步突出了游子思乡之苦。最后两句表达了诗人对自身命运的无奈和后悔之情。

译文:

万山高处下雨声音凄凉寒冷,疲倦的旅人在天涯感到兴味阑珊。

两地相隔遥远,书信往来困难;云连接着巴蜀的道路一定很难走。

曾经悲伤于夜晚月光下的清冷,又害怕秋风带来的寒冷。

松树和菊花都已经荒废,但回家的愿望仍未实现;病弱的身体深深地后悔耽误了读书做官的志向。

赏析:

《安化山行二首》是唐代诗人李益创作的一组七言绝句。这组诗前四句都是写景,后四句才抒情,且以景衬情,情寓景中,情景交融。前四句描绘了一幅壮阔的自然风景图,诗人以高度凝炼的语言,勾勒出高山峻岭、群峰竞秀、万木争荣的画面。后四句则抒写了诗人内心的孤寂落寞之感。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