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苎衫轻不耐凉,满庭疏雨月无光。
山河影没秋才半,鼓角声寒夜未央。
丹药杵闲玄兔歇,桂花香霭素娥藏。
乘槎便欲浮银渚,乞取清辉照四方。

这首诗是唐代诗人王昌龄的《秋夜》。下面逐句解读:

  1. “白苎衫轻不耐凉,满庭疏雨月无光。”
  • 白苎衫:一种白色丝织品制成的衣服,这里可能指的是诗人所穿的衣物。
  • 轻:此处可能是指轻薄,形容衣物感觉轻盈。
  • 不耐凉:无法忍受凉爽的感觉。
  • 疏雨:稀疏的雨。
  • 月无光:月亮没有光亮。
  1. “山河影没秋才半,鼓角声寒夜未央。”
  • 山河影没:指秋天的景象(山和河的影子)在夜晚变得模糊不清。
  • 秋才半:秋天的一半时间。
  • 鼓角声寒:指夜晚听到的鼓角声显得冷清、凄凉。
  • 夜未央:夜晚还未结束。
  1. “丹药杵闲玄兔歇,桂花香霭素娥藏。”
  • 丹药杵:一种用于研磨的药物杵。
  • 闲:闲暇,这里可能是指药物杵闲置不用。
  • 玄兔:月亮的别称,因为月亮有时呈黑色,所以被称为玄兔。
  • 桂花香霭素娥藏:桂花香气弥漫,嫦娥隐藏于桂花之中。
  1. “乘槎便欲浮银渚,乞取清辉照四方。”
  • 乘槎:乘坐木筏或船。
  • 银渚:银色的沙洲或水边。
  • 乞取清辉照四方:祈求月光能照亮四面八方。

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秋夜的景象,表达了诗人对自然美景的欣赏以及对月亮的向往之情。诗中通过细腻的描写和丰富的意象,展现了秋夜的宁静与美丽。同时,诗人也借此表达了自己对自由生活的向往和对美好事物的追求。整首诗情感丰富,意境深远,是一首富有艺术魅力的作品。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