强秦奋关中,六国环恣睢。
西上望函谷,壮士不能逾。
地开天府险,法仿申韩馀。
治道既出下,民性皆异趍。
彼哉苏张徒,挟诈从横书。
捭阖中时议,三寸挠万夫。
韩赵弗敢违,齐楚从其驱。
车骑颇张皇,威焰烜赫如。
最缓来踵迹,代衍还连茹。
轲也论王道,妾妇明其狙。
周纲既陵替,秦治非远图。
土地何其贪,生民何其辜。
兵甲日以縻,膏血日以涂。
至今载简册,庄士长不愉。
斯人在三代,谗口伏显诛。
王翰的《读仪秦传》是一首充满历史感的诗,表达了对古代历史事件的深刻思考和感慨。以下是对这首诗的逐句释义:
强秦奋关中:描述强大的秦国在关中地区奋力崛起,展现出其雄心壮志和力量。
六国环恣睢:描绘了战国时期的局势,六个国家相互争斗,如同盘旋的毒蛇一般。
西上望函谷:诗人向西望去,望向函谷关,象征着向往着远方和未知的世界。
壮士不能逾:强调了即使有英勇的壮士也无法逾越的艰难险阻,反映出历史的残酷和无情。
地开天府险:描绘了土地广阔且险峻,暗示了治理国家的复杂性和艰难性。
法仿申韩余:借鉴了申不害和商鞅的法治思想,展示了秦国在法律和制度上的创新。
治道既出下:表明秦国的治国之道已经非常成熟和稳定,为国家的长治久安奠定了基础。
民性皆异趍:描述了秦国人民的性格与其他国家不同,他们勇敢、刚毅,追求自由和发展。
彼哉苏张徒:讽刺那些依赖苏秦张仪纵横之术的人,指出他们在政治斗争中的虚假和无能。
挟诈从横书:批评了那些以欺骗手段谋求私利的行为,强调诚信和正义的重要性。
捭阖中时议:揭示了政治策略和权谋在政治决策中的作用,以及它们对国家和个人的影响。
三寸挠万夫:形容言论或行为虽小却能引起巨大的反响和影响。
韩赵弗敢违:暗示韩国和赵国不敢违背秦国的意愿,反映了秦国的强大和影响力。
齐楚从其驱:表示齐国和楚国都跟随秦国的步伐,顺应了秦国的统治和政策。
车骑颇张皇:描述了军队装备精良,士气高昂,展现了秦国的军事实力。
威焰烜赫如:形容秦国的威势和光辉,如同耀眼的光芒一样令人敬畏。
最缓来踵迹:意味着尽管历经千年变迁,秦国的道路仍然清晰可见,传承至今。
代衍还连茹:指代代相传,连绵不断的历史传承,体现了秦国文化的持久影响力。
轲也论王道:提到了轲,即轲卿或张载,他讨论了王道(理想政治),反映了儒家对于理想的追求。
妾妇明其狙:暗讽那些目光短浅的人,只看到眼前的利益而忽视了长远的发展。
周纲既陵替:指周王朝的政治体系已衰败,无法有效维持国家的稳定和发展。
秦治非远图:认为秦国的政治治理并不是遥不可及的理想,而是可以通过实践来达成的目标。
土地何其贪:批评了贪婪的土地制度,指出它导致了人民的贫困和社会的不公。
生民何其辜:表达了对百姓遭受苦难的同情,以及对统治者的不满和质疑。
兵甲日以縻:形容战争消耗了大量的资源和人力,给社会带来了极大的负担。
膏血日以涂:比喻鲜血和生命被用于战争,是对民众生命和财产的巨大损害。
至今载简册:意指至今为止的历史记载和文献,都是关于秦国的兴衰历程。
庄士长不愉:反映了知识分子和学者对于秦国统治的不满和忧虑。
斯人在三代:指那些在历史上留下印记的人物,他们的事迹可以追溯到夏朝、商朝和周朝。
谗口伏显诛:暗示那些恶意诋毁和攻击他人的人最终会被揭露和惩罚。
王翰的《读仪秦传》不仅具有深刻的历史意义,而且在文学上也具有很高的价值。这首诗通过生动的描述和深刻的反思,展现了作者对于历史的尊重和对于现实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