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天四月雨如麻,柳林渰尽东西家。
树头日暝曝鸡犬,湿床冷灶盘虫蛇。
浪纹层层风叠叠,菱荇牵丝蒲叶赤。
街市新涨绿齐腰,伐木为牌作舟楫。
白头老翁江之隅,不种桑麻无屋庐。
阿儿唱歌妻荡桨,生涯长在水中居。

诗句释义

1 江天四月雨如麻:描述了四月江天中细雨密布的场景,如同麻线一般密集。

  1. 柳林渰尽东西家:柳树的树林被雨水笼罩,几乎连东西两侧的人家都被淹没。
  2. 树头日暝曝鸡犬:天色已晚,在树梢上晒着鸡和狗,形容天气阴沉、时间接近黄昏。
  3. 湿床冷灶盘虫蛇:床上铺着潮湿的席子,灶台上放着冰冷的食物,周围环境显得阴冷而潮湿。
  4. 浪纹层层风叠叠:波浪层层叠叠,风也阵阵吹来,增添了几分动荡不安的气息。
  5. 菱荇牵丝蒲叶赤:水中生长的植物如菱角和荇菜,以及浮在水面的蒲叶呈现出红色。
  6. 街市新涨绿齐腰:由于水位上升,街道两旁的市场变得绿色,甚至高过腰间。
  7. 伐木为牌作舟楫:人们为了出行需要,不得不砍伐树木制作船桨和筏子。
  8. 白头老翁江之隅:一位白发苍苍的老人居住在江边。
  9. 不种桑麻无屋庐:因为不种植桑叶和麻,老人没有房子可以居住。
  10. 阿儿唱歌妻荡桨:孩子在唱歌,妻子在划桨,生活似乎在这片水域中得以延续。

译文与注释

译文

江天四月细雨纷飞如麻绳般紧密,柳林深处不见人烟。
树梢之上,太阳已落,家禽在晒太阳,屋里却是寒意逼人。
水波层层叠叠,风声阵阵,水草在水中舞动,蒲叶泛红。
市场因水位升高变得绿色,高出人的腰际,伐木人不得不砍伐木材。
一位白发老者住在江边的角落,因为没有桑麻,他无法建房。
孩子在歌唱,妻子在划桨,仿佛他们的生活都漂浮在水中。

注释

  • 江天四月(四):农历四月通常天气多变。
  • 雨如麻绳(麻绳):细雨如麻绳般密集。
  • 柳林(柳):指柳树下的树林或柳树。
  • 东西家:两边的家庭或房屋。
  • 树头(树上):树梢或树上的位置。
  • 日暝(傍晚): 天色已暗。
  • 曝鸡犬(晒鸡晒狗): 在室外阳光下晾晒。
  • 湿床(湿的床铺): 床铺被雨水打湿。
  • 冷灶(火炉): 火炉里的火熄灭了。
  • 浪纹、风叠叠: 描述水浪和风的波动情况。
  • 菱荇、蒲叶赤: 菱角和荇菜在水中,蒲叶颜色变红。
  • 街市新涨、齐腰: 因水位上涨,市场和街道变绿并高于人腰。
  • 伐木为牌(制作桨和筏): 砍伐木材来制作桨和筏子。
  • 白头老翁、江之隅: 白发的老翁居住在江边的角落。
  • 无屋庐: 因为没有房屋。
  • 阿儿(孩子)、荡桨(划桨): 孩子的歌声和妻子划桨的动作。

赏析

这是一首描写江边生活状态的诗,反映了江边人民在自然变化中的生计困境。首句描绘了连绵细雨覆盖江天的景象,营造出了一种压抑的氛围;随后通过具体的景物描写展现了江边生活环境的恶劣,如鸟兽无处藏身、人们只能依靠简陋工具维持生计等。最后以老人和孩子的画面作为画面收尾,既凸显了生活的艰辛,也表达了对自然和生活的深深感慨。整首诗语言质朴,情感真挚,生动地展示了江南地区自然环境对当地人民的直接影响。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