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满紫绡裳,淡黄宫样妆。
蔷薇露下色,山麝晚来香。
月下开金盏,风前换玉裳。
尚馀风骨在,疏影卧寒塘。
【解析】
本题考查学生把握诗歌内容、语言和表达技巧的基本能力。解答此类题目,首先要认真研读诗歌内容,然后仔细辨识选项中是否有对诗歌的解读的错误。诗歌鉴赏的选择题对整个诗歌的综合理解和分析,即考核诗句的含义、手法,还考核诗歌的情感,注意结合诗歌的内容进行分析。“春满紫绡裳,淡黄宫样妆。”“蜡梅”一诗描写了蜡梅的形象。“春满紫绡裳,淡黄宫样妆。”意思是蜡梅花开满枝头,如宫女般打扮着紫色的衣裳;“蔷薇露下色,山麝晚来香。”“月下开金盏,风前换玉裳。”意思是蔷薇花在露水中娇艳开放,散发着淡淡的香气;“尚余风骨在,疏影卧寒塘。”意思是虽然蜡梅已经凋零,但它那坚韧不屈的品格依然存在。
(1)
腊梅(又名蜡梅):冬末早春开花,花色金黄,清香四溢,为冬季名贵花卉之一。
(2)
宫样妆:宫廷女子梳妆打扮的样子,这里借代指腊梅的花朵。
(3)
“月下”“风前”:分别写出了腊梅开放的时间和环境。
(4)
“尚余风骨在”:比喻其坚韧不屈的品质。
【答案】
(1)蜡梅
(2)宫廷女子梳妆打扮的样子,这里借代指腊梅的花朵。
(3)月下:月光下,形容景色清幽。
(4)风前:风中,形容环境恶劣。
(5)尚余风骨在:比喻其坚韧不屈的品质。
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冬末腊月初开的蜡梅的形态和气质,表达了作者对蜡梅不畏严寒、傲霜斗雪的精神风貌的赞美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