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逢偏意悟,颜面费追思。
把酒忽相语,计年深自悲。
乱山藏路远,秋水去城迟。
若到寒溪上,教儿护菊篱。
【注释】
- 曾逢:过去。偏意悟:对某种事物产生了特殊的感情。
- 颜面费:指费尽心思,劳心费力。
- 计年深自悲:估计一年到头,时间过得很慢,很伤感。
- 乱山:指群山。
- 秋水去城迟:指秋水缓缓流过,与城市相距较远。
- 寒溪上:指在寒冷的溪边,有菊花。
- 教子护菊篱:让儿子守护着菊花篱笆。
【赏析】
这首诗描写了作者对李仲元深深的怀念之情,以及对生活的深深感慨。
首句“曾逢偏意悟”,表达了作者对李仲元的深深怀念和思念。这种情感源自于他对人生的独特见解,以及他对于友情的珍视。
次句“颜面费追思”,则进一步表达了作者对于李仲元的怀念之深。这里的“颜面”一词,既是一种比喻,也是一种夸张,表达了他对李仲元深深的敬重和怀念之情。
第三句“把酒忽相语”,描绘了一幅温馨的画面——两个朋友在把酒言欢,畅谈人生。这既是对他们友情的赞美,也是对他们共同经历的回忆。
第四句“计年深自悲”,则表达了作者对生活的一种深深感慨。这里,“计年深”指的是时间的流逝,而“自悲”则是对自己生活的一种反思和感慨。诗人感叹自己一生坎坷,岁月匆匆,不禁心生悲哀。
第五句“乱山藏路远”,描绘了一幅美丽的风景画——群山环绕,小路蜿蜒曲折,仿佛隐藏着无尽的故事。这既是对大自然的赞美,也是对人生的思考。
第六句“秋水去城迟”,则描绘了一幅宁静的画面——秋水缓缓流过,似乎在诉说着城市的繁华与喧嚣。这里的“城”既是城市的象征,也是作者对家乡的眷恋之情。
最后一句“若到寒溪上,教儿护菊篱”,则表达了一种对未来的期望和寄托。如果有一天能够回到家乡,我会让我的儿子守护着那片盛开的菊花篱笆,让它成为我们共同的记忆和回忆。
这首诗通过描绘作者对李仲元的深深怀念之情,以及他对生活、自然和未来的深刻思考,展现了作者对人生的热爱和追求。同时,这首诗也以其优美的文字和深刻的内涵,成为了一首脍炙人口的佳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