严装齐地晓,投馆鲁乡暮。
天寒客心速,雪下车声去。
迷兽出桑畦,流人披野路。
浅霭须城山,斜桥汶津树。
前圣有遗业,惝惘经行处。
荷蓧与耦耕,何其得深趣。

【注释】

①严装:盛装。齐地:齐国的地名,这里指山东。晓:天刚放亮。投馆:投宿。鲁乡:春秋时鲁国在今山东曲阜附近,故称鲁乡。暮:天黑了。②天寒客心速:天气寒冷,使客人心情急促。③雪下车声去:下雪后雪车发出的声音消失不见。④迷兽出桑畦,流人披野路:迷途的野兽从桑园里跑出来,流离失所的百姓在野外的路上行走。⑤浅霭:微薄的云气,霭指雾气。须:等待的意思。城山:城郭周围的山。⑥斜桥汶津树:斜靠在桥头的树木上。汶津:汶河与济水交汇的地方,这里指东平府。⑦前圣:古代圣明君主或贤人。遗业:遗留下来的事业。⑧惝惘(chǎng wǎng):茫然,恍惚。⑨荷蓧(hè kuò):用草茎扎成的筐子,用来插秧。耦耕(ǒu gēn):两人并排耕种。⑩何其得深趣:怎么能得到如此乐趣?

【赏析】

此诗为杜甫初赴东都(洛阳)途经东阿、汶上、东平时所作之五首之一。

首联写诗人清晨离开东阿到中午经过东平,晚上又宿在汶上的行程和所见。“严装”是说旅途匆匆,没有准备;“齐地”即齐国之地,这里泛指山东一带。“晓”“暮”二字,点明时间之早迟,渲染旅途之劳顿。这两句中,“严”字写出了旅途的紧张,“投馆”写出了旅途的匆忙,“天寒”写出了旅途的艰险,“速”写出了旅途的疲惫。

颔联写途中见闻。“天寒”句写气候之冷,“客心速”则写心情之急。天气严寒,道路难行,但诗人却怀着对圣明君主的向往之情,一路前行。“雪下车声去”,既表现了路途遥远,也暗示了天色已晚,而此时雪车早已远去,诗人只能徒然叹息。

颈联写诗人在途中看到的情景。这两句写景细腻入微。“迷兽”两句写诗人迷失于山林间;“流人”两句写流民在野外路上艰难地行走。这两句中,“迷”、“出”、“披”等动词生动形象地描绘出一幅幅凄清的画面,使人产生一种身临其境的感觉。

尾联写诗人在途中见到的景色。“浅霭”两句写微薄的云气笼罩着城郭周围的山峦;“斜桥”两句写斜倚在桥旁的树木,而那河水则在夜色中流淌。这两句中,“须”、“待”等词语都表现出诗人内心的迷茫和无奈。

整首诗语言简洁明快,情感深沉真挚,充分体现了杜甫“致君尧舜上,再使风俗淳”(《奉赠韦左丞丈二十二韵》)的思想境界和精神追求。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