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明照四海,之子乃陆沈。
远绝仁义绊,结宇幽嵓阴。
荟翳谷中路,崭崱北山岑。
窗莺响初荫,陇月颓夕林。
时凭曲水几,萧散发长吟。
委化谅为达,滞乐恐遂淫。
援琴鼓招隐,念子为薰心。
题黄河清艮岑幽居
【注释】:
①大明:太阳。照四海,普照四方。陆:落脚。沈:沉沦。
②远绝仁义绊:远离仁义的羁绊。
③结宇:建造房屋。幽嵓阴:幽深偏僻之处。
④荟翳:草木茂盛,遮蔽。谷中路,山谷小路上。
⑤崭崱(zhuān jiē):高耸突兀。北山:指太行山。
⑥窗莺:指窗前的黄鹂。初荫:初时的阴凉。
⑦陇(lǒng)月:指月亮映照在陇上。颓:倾倒。夕林:傍晚的树林。
⑧时凭曲水几:时常坐在弯曲的水边石凳上。萧散发长吟:形容诗人常常长啸长吟,以抒发心中的感慨和不平。
⑨委化:顺应造化。谅:诚然。为达:能够达到目的。滞乐:拘泥于音乐。恐遂淫:恐怕因此陷入颓废的境地。
⑩援琴:弹琴。鼓招隐:弹琴以招引隐居的人。
【赏析】:
这是一首写隐者生活情态的诗作。诗人借描写隐者的日常生活,表现了对隐士的赞赏之情。全诗语言朴实自然,风格清新淡雅,充分显示了诗人的才情与气度。
首联“大明照四海,之子乃陆沈”,是全诗的总起句。“大明”即指太阳,这里比喻国家政治清明;“四海”即全国,这里泛指天下。“子”字是诗人对隐者的自称。“陆沈”是《诗经·邶风·柏舟》中的一句,原意是说女子被迫嫁给不爱的人而郁郁寡欢。这里用来表示作者对隐居生活的向往。
颔联“远绝仁义绊,结宇幽嵓阴”,紧承前句进一步描绘隐居者的生活情态。“远绝仁义绊”,意思是远离尘世纷争,不再被世俗牵累;“结宇幽嵓阴”,意思是在幽深的山林中建造房屋。这两句诗既表明隐居者远离纷扰,又点明他们选择的是幽深的山林之地。
颈联“荟翳谷中路,崭崱北山岑”,是诗人在幽静的山林中所见所闻。这两句诗通过描写树木茂密、道路曲折以及山峰高耸等景物,进一步渲染了山林的幽深寂静之美。
尾联“窗莺响初荫,陇月颓夕林”,是诗人在幽静的山林中听到的声音和所看到的景色。“窗莺”即窗前黄鹂的啼叫声,它悠扬婉转地唱着春天的歌;“陇月”即指月亮映照在陇上的美景,它明亮皎洁,给人一种宁静致远的感觉。这两句诗既展现了山林中的美好风光,又表达了诗人对隐居生活的热爱之情。
整首诗以简洁明快的语言,描绘了隐者在大自然中的生活情态和内心世界,体现了他们对自然美的追求和对精神境界的向往。同时,通过对隐居生活的描绘,也表达了诗人对现实社会的不满和对社会改革的期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