泗堤四望尽平原,丛苇荒茅十室烟。
淮北更无生草地,江南已是落花天。
阴风汹汹浮孤艇,春雨蒙蒙冥一川。
只有渔翁犹世业,长蓑短笠浅滩前。
泗河
泗堤四望尽平原,丛苇荒茅十室烟。
淮北更无生草地,江南已是落花天。
阴风汹汹浮孤艇,春雨蒙蒙冥一川。
只有渔翁犹世业,长蓑短笠浅滩前。
注释:
- 泗河:指泗水之流,即今天的黄河下游。
- 丛苇荒茅:指河边的芦苇和野草。
- 十室烟:形容村庄或村落被烟雾笼罩。
- 淮北:淮河以北。
- 江南:长江以南地区。
- 阴风汹汹:大风呼啸的样子。
- 孤艇:独木舟。
- 春雨蒙蒙:春雨细密连绵。
- 冥一川:淹没整个江河。
- 渔翁:捕鱼的人。
赏析:
这首诗是唐代诗人李白创作的一首七言绝句。诗中描绘了一幅宁静而美丽的自然景色,同时表达了作者对大自然的热爱和对渔夫生活的赞美之情。全诗意境深远,语言简洁明快,富有音乐性。
首句“泗堤四望尽平原,丛苇荒茅十室烟。”描写了泗河堤防上的景象,四周都是平坦的平原,周围长满了芦苇和野草,村庄或村落都笼罩在一片烟雾之中。这里的“丛苇荒茅”和“十室烟”形象地勾勒出一幅宁静祥和的自然画面,给人以宁静、和谐的感受。
次句“淮北更无生草地,江南已是落花天。”进一步描绘了泗河流域的景象。淮河以北没有生长植物的地方,而江南已经是一个满地落花的季节。这一对比不仅突出了地域差异,也反映了四季变化的特点。这里的“落花天”既指自然界的变化,也暗喻了诗人内心的感慨和失落。
第三句“阴风汹汹浮孤艇,春雨蒙蒙冥一川。”继续描绘了泗河流域的天气状况。阴风呼啸,孤舟在水面上漂浮;春雨绵绵,淹没了整个江河。这一描写既展现了大自然的力量,也表达了诗人对自然的敬畏之情。
末句“只有渔翁犹世业,长蓑短笠浅滩前。”最后一句点明了渔翁是这里的主要居民,他们依靠打渔为生。诗人在这里赞美了渔翁的生活方式,同时也表达了对他们的同情和理解。这里的“世业”和“长蓑短笠”形象地描绘了渔翁的生活状态和他们的智慧与坚韧。
这首诗以细腻的语言和丰富的意象,成功地描绘了自然景色和生活状态,表达了诗人对大自然的热爱和对渔翁生活的赞美之情。